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知识 > 正文

东北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研究院哪个好考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9 23:49:25浏览:14分类:教育知识

东北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研究院哪个好考

两所学校是师范类类学校,若真的是要走师范的路子,可以稍微考虑下师范类院校,毕竟大氛围在那,综合院校院校也是收师范类生物的,我们班大约十个人左右就是师范方向的。但综合类院校的生物,科研氛围比较浓郁了,无穷无尽的实验,相比较其他专业而言都没所谓的实习,寒假两个周,暑假一个周的假期,生活填的还是很满的。

本人东北师范大学地理专业硕士毕业,现回答你的问题。

1、贵校的人文地理如何,客观一些

回答:东北师范大学地理专业有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三个研究方向均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当然人文地理学也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据我了解带人文地理学硕博研究生的导师多数担任东北师范大学城环学院领导职位,相比全国其他高校,本专业实力较强,至少能排在前5名。

2、我今年大一 我想现在就一点准备 (我知道有点早了 ),我想知道什么适合的资料吗 最好具体些 如书名 作者 都是什么

回答:资料主要就是往届考题,参考书等,建议直接到东北师大资料室(正门左楼)购买,很便宜就能买到。

3、都靠什么科目啊 听说有 高数 数学学要掌握到什么层次 具体些

回答:英语、政治、高等数学(二)、经济地理学或人文地理学(如有必要专业课建议直接到东北师大参加辅导班)。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成立了于1996年,其前身为地理系和环境科学系。地理系建立于1949年,最初为东北师范大学史地系的一部分,也是新中国在东北根据地最早建立的地理系。环境科学系成立于1986年,其前身是1978年建立的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是我国高校中最早创办的培养从事环境科学研究、教学和环境保护人才的基地之一。

[编辑本段]机构设置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设地理系、环境科学系、东北亚地理研究所、环境科学研究所、泥炭沼泽研究所、城乡规划研究设计院等教学和研究单位。地理系设有人文地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自然地理、地理信息系统、湿地等五个教研室;环境科学系设有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工程三个教研室。2002年学校成立“东北师范大学中国东北研究院”挂靠在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2002年,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在学院设立国家环境保护 “湿地生态与植被修复重点实验室”。

[编辑本段]师资队伍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119人(其中专任教师89人),其中教授38人(博士生导师18人)、副教授23人、讲师17人、助教10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32人,具有硕士学位36人。学院聘请了两位校外教授为 “特聘教授”,其中一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编辑本段]教学条件

经过多年建设及重大研究课题的开展,我院教学条件不断改善。现有多媒体教室,自然地理(地质、生物、土壤、气象)实验室、傅科摆演示室、气象观测与实验站、区域开发信息工程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环境科学实验室、生态学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以及计算机房、岩石、土壤标本长廊等设施。学院图书资料室拥有中外藏书5 万余册,中文期刊 245 种,外文期刊 42 种。学院用于数字模拟的软硬件设备已经达到了国内比较先进的水平。最近又完成了功能强大的专业图书信息网页和教学楼内的局域网。

[编辑本段]人才培养

近五年来学院为中等学校、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政府职能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输送博士、硕士毕业研究生355人、本科毕业生1058人。2004年上半年,学院有在读博士研究生122人,硕士研究生248人,本科生738人。

[编辑本段]学科建设

研究生教育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区域经济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土地资源管理九个硕士点;地理科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区域经济学、环境科学两个博士点;建有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编辑本段]对外合作交流

广泛地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是学院长期坚持的方针。近年来对外学术交流不断发展。与俄罗斯、日本、德国、瑞典、白俄罗斯、韩国、朝鲜、蒙古、芬兰等国家和地区的有关科研部门、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的合作关系。

[编辑本段]本科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为师范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地理教育工作和地理工作者。开设综合自然地理学、气象与气候学、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区域自然地理、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地理教学论、中学地理教学设计等课程。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城市规划、国土资源(土地)管理、区域规划等方向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政府公务员。开设综合自然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经济学原理、城市规划原理、区域分析与规划、中国经济地理、世界经济地理、旅游地理学、计算机制图、建筑学基础、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村镇规划等课程。 环境科学专业为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质量评价及环境污染控制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开设环境学、生态学、环境化学、环境地理学、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学、环境管理学、环境信息系统、环境经济学、水、大气、噪声污染控制工程等课程。 生态学专业为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生态监测与评价、生态工程与生态系统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生态建设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开设环境学、生态学、环境毒理学、生理生态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生物技术、生态监测与评价、生态工程学、污染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课程。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为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应用数字技术从事城市、交通通讯、国土、自然资源、环境保护与监测等工作的管理与建设人才。开设地球信息科学、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软件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GPS原理与应用、GIS组件应用设计、遥感图像解译、遥感数字图像处理、GIS空间分析、GIS应用方法、遥感软件应用等课程。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