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厝字,怎么拼音?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9-01 12:22:21浏览:17分类:文字大全

厝字,怎么拼音?

厝:ㄘㄨㄛˋ

汉语拼音 [cuò]

名词:

磨刀石。说文解字:「厝,厝石也。」

动词:

1.

安置。通「措」。战国策˙魏策二:「王厝需於侧以稽之,臣以为身利而便於事。」後汉书˙卷三

十˙郎顗传:「征营惶怖,靡知厝身。」

2.

停放灵柩待葬。如:「安厝」。文选˙潘岳˙寡妇赋:「痛存亡之殊制兮,将迁神而安厝。」

厝字怎么读

问题一:厝同音字有哪些? 错

同音字答案如上

满意望采纳

问题二:这个:厝,字,怎么读 厝

[cuò]

部首:厂

五笔:DAJD

笔画:10

[解释]1.安置。 2.停柩,把棺材停放待葬,或浅埋以待改葬。 3.磨刀石。4.〈方〉在闽南语中代表房屋。

问题三:厝字粤音同音字 琛 chēn M chèn chén diān,chēn _ chēn chěn 碜 chěn 碜 chěn 称 chēng,chèn,chèng 称 chēng,chèn,chèng chēng,chèn,chèng D lín,chēn 肜 róng,chēn 臣 chén chén _ chén k chén c chén l chén I chén 衬 chèn 衬 chèn 。

问题四:厝,这个字念什么? 厝cuò 厝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部首笔画

部首:厂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0

五笔86:DAJD 五笔98:DAJD 仓颉:MTA

笔顺编号:1312212511 四角号码:71261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39D

基本字义

1. 安置:~火积薪。 2. 停柩,把棺材停放待葬,或浅埋以待改葬:浮~。暂~。 3. 磨刀石。 4. 在闽南语中代表房屋。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厂( hǎn),昔声。“厂”,象山崖形。本义:磨刀石) 2. 同本义。一说相当于现在的金刚钻 [wetstone]

厝,厉石也。――《说文》。

佗山之石,可以为厝。――《诗?小雅?鹤鸣》 3. 〈方〉∶房屋。福建沿海及台湾人称家或屋子为厝 [house]。如:话未说完,前厝忽然传来怒骂声

〈动〉

1. 安置,措置 [place]

故书则必如将废厝。――《考工记?梓人》抱火厝积薪之下。――《汉书?贾谊传》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 朔东,一厝 雍南。――《列子?汤问》 2. 又如:厝顿(处置;安顿);厝生(安身;谋生);厝火燎原(放火燎原,喻小乱子酿成大祸患) 3. 把棺材停放待葬或浅埋以待改葬 [place a coffin in a temporary shelter pending burial]。如:厝所(停放灵柩的处所);厝房(停放棺柩的小房);厝兆(安葬)

常用词组

1. 厝火积薪 cuòhuǒ-jīxīn

[put a fire under a pile of faggots―a hidden danger] 置火种于堆积的柴薪之下。比喻危机已伏,尚懵然未觉

问题五:请问“厝”字白话怎么读 读音cuò

解释

①安置:厝火积薪。

②停柩,把棺材停放待葬,或浅埋以待改葬:浮厝,暂厝。

③磨刀石。

方言意思

在闽语(福建方言)中,“厝”一词用来表示具体的居住地,比如普通话中的“你们家”,在闽南语中是“恁厝”,福州话中是“汝厝”;普通话的“邻居”,在福建沿海方言中说“厝边”(例:闽南语、福州话俗语“厝边头尾”)。在福建沿海地区的地名中,也有很多带“厝”字的,比如福州的陈厝、梁厝,泉州的肖厝、曾厝,厦门的曾厝等。福州话、闽南语和莆田话中“厝”指代房屋,比如新厝、旧厝就是新房屋、旧房屋的意思。

福州话中“厝”指代人居住的房屋。比如“转厝”,就是“回家”的意思。

建瓯话中“厝”指代房子、家。如“停厝”,意为“回家”。

邵武话中厝也指房子、家。如归厝,意为回家。

闽南语中“厝”指代房子。例如“孙厝、吕厝”,指“姓孙的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姓吕的人集中居住的地方”。“蚵壳厝”、“林路大厝”中的“大厝”则指闽南传统式建筑。

湘南话“厝”指三面环山的小山地。

问题六:厝 广州话怎么读 “厝”字的粤语注音tsou3,读“措”字音。(是粤语读音,用普通话的谐音来读是不准确的)

见钉广州话正音字典》39页

问题七:与人无求,于己无厝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通假字呢?古人在造字的时候,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呢?有时候是有一定规律的;但是有一些字还在形成当中,没有一定规律,可能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也可能使用一个同音字表示那个意思,这个同音字就是“通假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就叫做“本字”。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在当时,在一般情况下使用“慧”表示智慧,但是,有时候也可以使用“惠”去表示,于是“惠”就成了“慧”的通假字。又例如“列缺霹雳,丘峦崩摧。”(《天姥》),按照一般的情况,应该写成“裂缺”,但是在古代,也可以使用“列”代替“裂”。于是“列”就成了本字“裂”的通假字。这个办法一直保存了下来,以致20世纪的孙中山先生也按照这个办法写,如“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黄花冈》)” “唱”就是“倡”的通假字。

古人使用通假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原来的字,能够代表很多意义。后来为了减轻这个字的负担,便造了一个新字,可是,古书上还是旧字。在后来的人看来,那旧字便是通假字,新字是本字。例如“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版”那个时候使用“板”。“板”可以表示木板,也可以表示印版。后来为了减轻“板”的负担,专门造了一个“版”字表示印版,于是“板”成了“版”的通假字,“版”便是本字。

在多数的情况下,通假字和本字的读音是一样的,因为通假字就是本字的同音字。可是,由于从古到今,读音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有的通假字和本字的读音不一致。例如“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通假字“读”代替了本字“逗”。“读”音dú,“逗”音dòu。

复习通假字,千万不要离开课文去死记硬背,而要把它们放在句子当中去记忆,这样记忆才牢靠。下面列出常见通假字的表。根据通假字的读音,按照汉语拼音顺序排列,不按照本字的读音顺序排列。

下面是初中阶段出现的通假字:

1、板通版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

2、罔通惘 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学儿》

3、厝通措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

4、子通仔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训学斋规》

5、蚤通早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虽早知从先生长者学问《答李几仲书》

6、惠通慧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

7、尔通耳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油翁》

8、杓通勺 徐以杓酌油沥之《油翁》

9、反通返 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屈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荆轲》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

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屈原》

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论语》

10、衡通横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核舟记》

11、见通现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见。

风吹草低见牛羊

12、具通俱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13、虚通墟 之虚所之《童区寄传》

14、贴通帖 对镜贴花环《木兰辞》

15、策通册 策勋十二转《木兰辞》

16、著同着 著我旧时衫《木兰辞》

17、火通伙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辞》)

18、诎通曲 佛印绝类弥勒……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核舟记》

19、简通拣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0、识通志 汝识之乎?《石钟山记》)

2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22、......>>

问题八:搓字的同音字。 营 c 蹉 u i 嵯 痤 瘥 矬 P g 鹾 鹾 W 脞 F 锉 z 厝 t s u x H 锉 错 锉 ` v

◎ 厝

cuò

〈名〉

(1) (形声。从厂( hǎn),昔声。“厂”,象山崖形。本义:磨刀石)

(2) 同本义。一说相当于现在的金刚钻 [wetstone]

厝,厉石也。——《说文》。

佗山之石,可以为厝。——《诗·小雅·鹤鸣》

(3) 〈方〉∶房屋。福建沿海及台湾人称家或屋子为厝 [house]。如:话未说完,前厝忽然传来怒骂声

==============================

◎ 厝

cuò

〈动〉

(1) 安置,措置 [place]

故书则必如将废厝。——《考工记·梓人》

抱火厝积薪之下。——《汉书·贾谊传》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 朔东,一厝 雍南。——《列子·汤问》

(2) 又如:厝顿(处置;安顿);厝生(安身;谋生);厝火燎原(放火燎原,喻小乱子酿成大祸患)

(3) 把棺材停放待葬或浅埋以待改葬 [place a coffin in a temporary shelter pending burial]。如:厝所(停放灵柩的处所);厝房(停放棺柩的小房);厝兆(安葬)

==============================

常用词组

厝火积薪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