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歌词大全 > 正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何在故乡被指歪曲历史?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9-03 09:13:00浏览:8分类:歌词大全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何在故乡被指歪曲历史?

《钢铁》一书用了大量篇幅,把佩特留拉领导的乌克兰民族军,写得同德军、波兰军队一样可恶,认为三者沆瀣一气。其实不然。德、波军队是为了侵占乌克兰而战,民族军则是为了实现乌克兰独立而战。三者矛盾极深。佩特留拉二度就任乌克兰执政内阁首脑。1920年21日佩特留拉兵败,率领共和国军队残部出逃,进入波兰领土后遭扣留。他流亡国外,直至1926年郁郁而死。今日乌克兰民众对佩特留拉领导的乌克兰独立斗争是满怀敬意的。

《钢铁》第二部的时代背景,主要写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至列宁逝世以后。这一部分的写作也有严重的主题思想错误。宣扬一种不切实际的“世界革命”思想。例如,第二部第4章描写青年团要求参军,出国支援德国起义和攻打波兰首都华沙的场面。这与历史事实严重不符。

《钢铁》一书还特意记载了一首宣传不切实际的、宣扬暴力输出“世界革命”的歌曲,歌词是:“从西伯利亚的森林,到不列颠的海滨,最强大的力量是我们的红军。”其二,《钢铁》写作于1932——1934年期间,发表于1934年之后。那时已是斯大林全面埋葬列宁倡导的苏联和平建设社会主义唯一正确的康庄大道——新经济政策之后。斯大林创建的“苏联模式”已经成型,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思路”被否定,苏联社会重又转入“准军事备战体制”。

总之,笔者认为,文艺作品的艺术性和政治性理应是一致的。今天,我们的文艺评论家不应只是看到作品的“艺术性”而置其政治性于不顾。其实,在研究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学者看来,本文所提出的质疑,早已是不言而喻的事实。我们大力推荐《钢铁》这本书的时候,实在是应该考虑到当代乌克兰朋友的民族感情。特别是不要由于我们的不慎,使学术问题演化成国家关系问题。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