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英语答疑问什么问题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9-03 20:00:26浏览:15分类:文字大全

英语答疑问什么问题

英语答疑问什么问题?

(1)第一类问题可以是关于具体知识的问题,较混淆的知识点,有代表性的知识点,知识的范围可以从下图中的基础知识中的词汇,语音,语法中选择,比如:

①a bit和a bit of 的区别。

②如何区分what开头的名词性从句和形容词性的从句。

③bear 和bare的发音怎样去区别?

(2)第二类的问题是关于学习方法的问题,并不是关于某一个具体知识,而是针对学习过程中的技巧和方法的问题,是为了能够学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的问题,比如:

①为什么单词总是记了?忘忘了记?

②为什么单词明明背会了?但是在阅读中还是不理解?

③英语听力做了很多训练,却没有太大提高

(3)关于提问的方式,可以采用以下句型:

①为什么………,(疑惑类)

②怎样才能………(改善类)

③如何区分……(混淆类)

④如何更有效的……(方法类)

⑤在……的时候,总是出现……,这是什么问题呢?(困惑类)

总之在提问的问题中,最好选择有代表性的啊,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有价值的问题,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尽量不要去选择那些在书上一查就能查到的,老师已经回答过许多遍的,太简单的敷衍了事的,没有价值的问题。

希望能够帮助你哦。

说一个我之前真实的经历。

2017年之前,我是很少看书的,当时听了一场某老师的写作分享之后,我决定重拾小时候的梦想,用一支笔书写自己的传奇。

刚开始,我自己瞎琢磨,一篇1500字的口水文愣是写了一个星期,于是我在微信上问那老师:“请问有什么写作书籍的推荐吗?针对小白的那种。”

几天之后,对方回“我自己从来不看写作书。”

时至今日,一年时间过去了,我看的写作书也没几本,因为比起寻找那些写作书能够快速提高写作能力,我认为倒不如认真研究你喜欢的某个作者的文章,这样才会让你进步更快,我认为原因有两个。

反思学习 :想要从书中求得原理,然后自己去实践。其实这是很慢的学习方式。学习最快的方式是向成功的人学习,有结果的人学习,他们会知道你在哪个层次了,需要如何提升。

接下来以笑傲江湖和卢思浩,为目标,不断扎根,沉下心来。

赛先生也是模仿鱼哥,才取得了进步。当我什么都没有的时候,记得扎根。切莫好高骛远。

1.道理我们都懂,用起来不是谁都会。

写作书里有套路,比如我之前看过的一本《写作法宝:非虚构写作指南》,里面有一章的主题是“风格”,为了弄明白作者的意思,我甚至花了几个小时去看,去做笔记,但是等到我自己真正写文章时,早已忘得一干二净。

比如,作者说要用第一人称“我”写作,更能传达出一种个性化的意思,表达“我是谁"。实际上,我将我写成了四不像,变得不再是我了,当然,这不排除我功力不够,写的也不够多。

可是这需要我长期训练,且训练后达到的标 准是模糊的 ,于是我在想,有没有简单直接,让我这种小白直接就可以学着用的。

2.写作是一件精密的复杂的工作,不能只单靠几本写作书就能提高的。

写作书籍可能是花费某个作者好几年、几十年的心血去写的,所以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别人一生的写作精华全部在一本书上了,怎能幻想我们几天、几个月就全部掌握?

在这里注意一点的是,写作书可以看,去豆瓣搜评分比较高的写作书,不用多看,5本以内就可以了。

另外还想补充一点,因为这个问题是“读哪些书可以快速提高写作水平?”,句子的核心部分在后半部分,那么除了看写作书外,还有什么办法能够 “快速提高写作水平?”

答案是抄书。

1.带有目的抄书。

找到你喜欢的作者的书,抄。但不是仅仅抄而已,是带着研究的目的去抄。

比如,我喜欢卢思浩的文,一边抄,一边想他为何那样写,如果是自己会怎么写,换了一种表述之后,读者的反应是什么?

对于写作小白来说,最开始的阶段就是从模仿开始。

2.抄完之后仿写。

富兰克林写作好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实,可是他围棋下得并不好,虽然他也在棋盘上下了许多功夫,那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他在 写作时进行了刻意练习。

他的方法是,找到当时好的文章,重新再写一遍,直到比原文写得好。

这个方法我们可以借鉴,为了更易于自己坚持下去,在抄完文章之后,选择其中一段进行仿写,写完对比,满意后才开始仿写第二段。

一旦开始了,就以坚持一个月为最小期限吧,那时你会发现,你是有进步的。

怎么模仿 :

1. 先读这个作者的一本书20遍( 可以从他最早期发表的文看,看个人水平,水平高可以看他最近出的书)

慢读,每一天都坚持读半个小时以上

2.抄

手写或者电脑打字,一定要慢慢抄,找语感(我曾经在2018年花了3个月时间抄卢思浩的《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现在我每天依然抄卢思浩的文,公众号的)

3.练

先抄10分钟,酝酿下感情,然后开始自己写作。

比如,我今天抄的是卢思浩写的那句“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如果没有,愿你成为自己的太阳。”

放点悲伤的音乐,好了,你感情来了,化身卢思浩,你写:

没人告诉你今天是下雨天,更没有人告诉你要带伞。

后来我学会了看天气预报,学会了只要预报上说有雨,我一定会带伞。

人总是要等到了淋雨才知道伞的重要性,而我,在你走了以后才知道,不是你离不开我,而是我放不下你。

我想你,雨不知道,你也不知道。

我想你,雨知道,你不知道。(我瞎写的)

模仿卢思浩精髓的是鱼哥,你看他公众号文,多研究,找找语感。

今天把你的头条和打卡程序认真看了一遍,发现你就是一个励志**姐。尤其你写去游学的经历,很是共鸣,我也是状态特别不好,每天貌似很努力,结果又没有啥收获,精力又不好。看到你目前的状态,让我有了前进的动力吧

我觉得你随着鱼哥学习,得到了很大的突破,我相信我一直走下去也会得到很大突破的。

嗨,笑傲江湖,今天我仔细看了你的文章,结合自己的写作问题,有几个问题想要问问你:

1、如何思考?

我感觉自己写的和自己的感悟脱节的,鱼哥让我多读书,有时候我读书了,可能没有思考吧,所以读起来干瘪瘪的,看你的文章,最后感悟衔接的很好,所以特别想问问你怎么思考。

2、如何构建逻辑线?

我今天总结了五次大作业,发现我的问题就是两个,第一,主题模糊,逻辑线不清晰,思维跳跃,东一下西一下,语义上下句之间的衔接也是乱七八糟,这个需要怎么训练呢?

3、语言表达太生硬,干瘪瘪的内容太干了如同嚼蜡 。

这个问题我想通过阅读卢思浩的文章模仿会有所改善吧。

艾欣你好,虽然你问我的问题也难到我了,但是思前想后,还是有能说的地方的,不一定对,但确实有些行动是让我受益的。

回答你问题之前,我要告诉一个前提,任何人学写作至少3个月以上才会有一点成绩,天才除外,如果你无法清醒地认识到这点,你就会急,越急越写不好。(这点特别重要)

01.如何思考?如何把写出来的文字变得更有内容?

1)比起怎么思考,我认为每天开始思考最重要。

每天留出10-15分钟的时间,好好考虑一下今天做了什么,哪些地方可以改进,这在我的每周一问写了,具体的你可以看看。(实操)

每周一问? 笑傲江湖-2组63-安徽

标题好习惯给你带来什么意想不到的收获?

内容

学曾国藩写反思日记,是我最近一直在做的事情。

怎么做?

每天晚上写上今天我做了什么事,下一段写启发,我从中收获到了什么,今后怎么改正。

可能你像我一样,刚开始写的时候就像是流水账,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写了一段时间,你要让它看起来有价值,这样你才能进步。

写反思日记不难,难的是一直坚持和深刻反省,为了让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其实这都没什么。

写反思日记的好处:

1.你开始学会在夜深人静时思考。一个人只有真正开始思考,才有可能发挥出你最大的潜能来。

2.你梳理白天一天做的事同时,也开始慢慢修正自己的行为。

修的表面看起来是事,其实修的是你那个人。

3.我的很多感悟的句子(金句),其实都来自反思日记,自然而然就写出来了。

比如我写“水滴不一定会石穿,但是冰雹会”,就是因为昨天看到好友发的那句“每天读4小时的书才有效果”刺激到的,更加幸运的是,这句话成为了鱼哥昨天公众号文章的标题,我的笔名“水沐正年华”也第一次出现在了“水清亦有鱼”的文章上。(这绝对是我没想到的。)

2)当你把思考变成一种习惯,要学会刻意思考。比如这篇文章讲了什么内容,难道是纯鸡汤吗?没有我能学到的内容?……

其实是有的。

比如我昨天看到一篇讲一个人一个月写作8万字,上稿15篇,稿费达3500+,我不看她怎么感谢谁谁谁,而是看她具体做了什么。

她的做法是,听课,记笔记,反复听,不懂问老师,一边学习,一边写稿,所以进步大。

那篇文章我只看了一遍,但是一句话给我印象最深:

在学习中学习,在写作中学写作。

其实我认为的 思考,你是要看到别人文章中对你价值最有用的大部分,而我们自己在写文章,是要把有价值的点挖出来,给读者看。

你只要先明白你要传递的是某种有价值的东西,才能写出对别人有价值的内容来。

简单点,就是你读一本书,想将书中有价值的点分享给他人,一定是你先读明白了,不然,读者不知道你说的是啥。

02.如何构建逻辑线?

1)一篇文章只写一个点,无关的大胆删掉

我看了你的文章,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 一篇文章写了好几个点,对于初学者来说,把一个点说清楚、透彻已经很不错了 。

这里插播一个笑话。

我曾经看过一本书,截取片段:

“张晏晏,你过来看看,人家溯光又考一百分了。”

“张晏晏,你过来看看,人家溯光的作业在学校里就做完了,你做了吗?”

“张晏晏,人家溯光都睡了,你怎么还在做作业呢?”

很久不见……因为我也很久没有看见她了……毕竟不在一个学校了……不过蠢狗就是蠢狗……长这么大……我还真是第一次见做作业做到哭的人……还是那种写两笔就哇哇大哭一次的……顺便还要骂老师两句……她也是很忙了……”

女主确实很忙,一边忙着做作业,一边忙着骂老师,还要忙着抽空擦下泪水……

给你看这段,其实是想告诉 你,写文章不要瞎忙,忙一点就可以了。

一次只做一件事就好。

你可能会说,其实有时候,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点。

办法:通读文章,与中心观点无关的舍弃掉,多练练。(我自己这点也做得不好,只能边学边改)

2)先研究一篇好的文章至少10遍。

光写还是没有,你得要看好文,特写是一篇好文看10遍。

一篇文章大致的框架是:

引言——小标题(故事一,观点一,简称观点1.0)——小标题(和观点一有关联的故事二,加深观点一的观点二,简称观点2.0)——总结升华(全文总结,上述观点的3.0版本)

这样一看,全文就有一条线,你写的时候,凡是不在这条线的内容,都先舍弃掉。

为什么让你研究好文10遍呢?

因为看一遍你看不到这篇文章背后的东西,你大概知道,但是等到你写的时候,问题来了,你还是不知道。

多看几遍会加深记忆,还会让你思考如何去做,学习——感悟——行动——反思——再学习——优化行动,你就慢慢进步了。

反思

自己之前学习停留在学习,感悟阶段,但是道理我们都懂,用起来不是谁都会。缺乏行动。目前自己已经开始行动了,向前跨越了一步,这是好的开始,有了反思,知道自己的问题再哪里了。又向前跨越了2步,这两个点需要肯定自己的,接下来就是再学习和优化行动了。刻意练习,不要在自我感动和自我怀疑中浪费了时间。

目前已经到第四个阶段了,那么我就接纳自己在这个阶段,并且想办法到下一个阶段。

通过模仿查漏补缺,每篇文章刻意练习,并且找专业老师点评,再优化行动,渐渐地就可以形成学习的闭环了,建立属于自己的系统。

把自己的这个系统建立好后,再学习鱼哥的公众号,每篇文章好好抄写,感悟,总结。学习这件事不能偷懒,一定要下功夫。边抄抄总结格式,感悟。给自己设定阶段性目标,不要盲目行动了。

3)写完一篇文章至少要修改3遍以上,每天的写文时间至少在1小时以上,有条件的可以2小时。

养成好的写作习惯,这点同研究文章。

注意的点,因为我最近发现,每天写2小时才会有更好的想法,量变到质变,这个量需要加的,比如我现在将每天的读书时间增加到2小时以上。当然个人情况不同。

03.语言太生硬,怎么改善?

1)抄书

可能你们都不知道,我最近每天都在抄书,几百字到几千字不等,抄的时候慢一点,不管是手抄还是键盘打,都可以。

2)多写

语感其实就代表一个人的气质,气质这么有内涵的东西,短时间改变其实还是很难的,而逻辑结构就简单多了,你只要掌握那个框架,往里套内容就可以了。

鱼哥不是写了一篇文章,写作的三个阶段吗?语感是最后一个阶段重点攻克的,但是这是需要每一个阶段都要认真对待的。

唯一的建议是多写。

总结,你把年卡班课程每一课听10遍,找一篇好范文,研究10遍,对照自己相似的文章看着修改3遍以上,每次修改完写感悟,一个星期只做这一件事就可以了。

其实很多内容,鱼哥的公众号里都有,可能我们忽略了,你不知道,我每次读鱼哥的文,刚好又要手打一遍,发现收获蛮大的

你和以前的我很相似,真的,写了很多,但是写的太杂了。建议是,先写短一点的,1000左右就好,把一个点讲清楚。这是鱼哥2019年2月份和我讲的,我1年后才明白这个道理。

还有,你真的不能急,我看了你的文字,发现你现在好像有点急了,是吗?

其实我上面讲的都是我自己亲身实践过的,实操比较强,如果你真的想在未来一两年还一直写,可以尝试着做一下的。

还有,今天我在群里发每周一问,写的是学曾国藩日记,我从去年10月底就开始每天记录了,虽然中间有几天没写,但是坚持大概有100天了,哈哈,终于有点小进步了。

所以,我强烈建议你写反思日记,真的,整理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深度思考的过程,训练语感的过程,复盘的过程,好处太多了。

补充

新年回家,读卢思浩的《你也走了很远的路吧》第N+1遍感受:

1.为什么用纸写?考虑眼睛的感受+试试换个形式写所得有什么不一样。

2.写作时常1.5H,主要手写一笔一划写太耗时间,但是有些东西就是这样,就像卢思浩说的,获取信息的时间永远比掌握信息的时间短,你买一本书和你读完一本书,完全是两码事。

3.所得主要有两点。

一是不管你这什么,初衷一定是要对读者有用的,很多人知道这点,但是在写的时候会突然忘记,同样的,有用的东西写出来,期待读者也能给你有用的反馈。

用一句我总结出来的绕口令的话来说:你要写出主人翁的故事,也要读出读者读你故事的故事来。

第二点,写的东西一定要思考,思考才会给文字增加厚重感。

我们经常说,我需要沉淀,那么在写文章的时候如何沉淀自己?

写金句的时候不断思考,就是增加自己文字沉淀感的最好方式。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卢思浩的文字,因为他的文字是细腻的,故事让你感同身受,金句让你会心一击,读完整篇文章让你觉得这个世界还有另外一个你,这是文字的力量,这是思考后文字的力量。

总结:

有时候不是我们不会写文章,不会写金句,而是我们忘记了什么是“有用”,什么叫“思考”。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