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知识 > 正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什么 就业方向有哪些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0 00:29:25浏览:8分类:教育知识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什么 就业方向有哪些

一般来说,知名大学的汉语言文学的就业前景还是很好的,尤其是男生。在党政机关、国企、外企、私企都可以谋求一个较好的职位。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课程

汉语言文学是我们一般意义上对中文的理解。我们从小就学习语文,但大学里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则要学习更为深入的内容。简单的说,它包含了语言和文学两个领域。该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中外文学各种流派、理论、作家、作品,还要广泛涉猎语言、哲学、历史、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知识,掌握扎实宽厚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知识,毕业后可以从事中国语言文学科研、教学及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比较文学等。

汉语言文学就业方向

汉语言文学出来不外乎老师,文秘和公务员。

本科毕业是可以教高中的,但是现在公立好一点的中学招老师直接都要求研究生或以上学历了,不管你什么学校的。你可以上网查下教师招聘就知道了。

所以就业范围很窄,就业倒是能就业,考编考公务员,只要你肯努力还是能考上的,但是考几年考不上的也大有人在。至于私立学校,则没有保障也比较累。也可以去做文秘一类的文职。

总的来说,汉语言文学就业是能就掉的,就业后比较稳定,但待遇都一般。是个饿不死但是也发不了财,没什么挑战性的专业。

如果你是男生建议你就另选专业吧,我同学重本出来的都在考研了。

中文类专业就业

就业范围多元化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数据显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规模为8.5万-9万人,2017年全国就业率区间为90%-95%,报考硕士较集中的专业有学科教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汉语言专业毕业生规模为1500-2000人,近两年就业率区间在70%-85%之间波动,报考硕士较集中的专业有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规模为16000-18000人,2017年就业率区间在90%-95%之间,报考硕士较集中的专业有汉语国际教育、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教学(语文)、中国语言文学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规模为3500-4000人,2017年就业率区间在70%-75%之间,报考硕士较集中的专业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民族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

应用语言学专业毕业生规模为50-100人;古典文献学专业毕业生规模为150-200人,2017年就业率区间在75%-80%之间,报考硕士较集中的专业有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史等。

中文类专业毕业生去向有党政机关、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新闻媒体单位、出版单位、广告公司、各级教学和科研机构单位等,从事的职业有记者、编辑、教师、秘书、文案、策划、宣传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就业范围比较多元化。

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文科毕业生的职业选择与专业相关性较低,毕业后,从事与专业对口职业的学生甚至不到一半。中文类专业本科毕业后是继续深造还是步入工作岗位主要看个人意愿。

如果对中文专业有浓厚的兴趣,希望日后从事这一领域及与之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例如,去初、高中学担任语文教师;或者在大学中文系、新闻系任教。那么,选择读硕士乃至博士是必要的。如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90%以上的本科毕业生都继续攻读本校或清华、复旦、南京大学等名校研究生。北京语言大学各专业就业率高达96.54%,其中5.4%的学生选择出国继续深造,16%继续攻读研究生。

如果打算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可以考虑选修一些实务课程,如应用写作、秘书学、公共关系等,还可以跨专业选修新闻、经济、法学等课程,成为复合型人才。

最近几年,中文算紧缺专业,分配情况比较好,人大中文系毕业生去向是行政、新闻出版、公司,其中从事文化宣传和政府部门的比例比较大。截止目前,人大中文系共分配出530名学生,本科生从事文化宣传的占31.12%,其次是进入政府部门的,占21.54%;硕士毕业生从事教学的比例达27.9%,从事文艺宣传的占24.36%,进入政府部门的占22.33%。

清华大学有70%—80%的本科毕业生继续读研究生,所以分配不成问题。中文系学生毕业后主要去新闻媒体。北大中文系本科毕业生考研、出国的超过一半,也有一部分到新闻媒体、出版业。山大毕业生除推荐和报考研究生之外,一般分配至新闻和文化部门、党政机关、大专院校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宣传、编辑、文秘、科研、教学和文艺创作与评论等工作。

复旦大学的周老师说,招生情况跟学校有很大关系,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有地理优势的大学,招生情况好,学生分配去向也好。前几年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生有进机关的,有去公司、银行的,近两年去各大媒体、尤其是去第四媒体的逐渐增多。

前几年,南京大学中文系曾受到经商热的影响,第一志愿报中文系的减少,从考分来看,考分最高的到不了中文系。近几年有所改变,报第一志愿的人占2/3。姚松说,这说明南京大学的影响不断地增大;另外,大家观念变了,一个国家的建设不能只要单纯的应用型人才,也需要基础研究的人才。关于毕业生去向,主要是两类,一类是新闻媒体,占到50%;第二类是进机关,还有一部分进学校。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