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拍照时不会摆姿势怎么办?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0 00:38:30浏览:11分类:旅游攻略

拍照时不会摆姿势怎么办?

1、头部和身体忌成一条直线。两者若成一条直线,难免会有呆板之感。因此,当身体正面朝向镜头时,头部应该稍微向左或是向右转一些,照片就会显得优雅而生动;同样道理,当被摄者的眼睛正对镜头时,让身体转成一定的角度,会使画面显得生气和动势,并能增加立体感。

2、双臂和双腿忌平行。无论被摄者是持坐姿或是站姿,千万不要让双臂或双腿呈平行状,因为这样会让人有僵硬、机械之感。妥当的做法可以是一曲一直或两者构成一定的角度。这样,就能既造成动感,姿势又富于变化。

3、尽量让体型曲线分明。对于女性被摄者来说,表现其富于魅力的曲线是很有必要的。通常的做法是让人物的一条腿实际上支撑全身的重量,另外一条腿稍微抬高些并靠着站立的的那条腿,臂部要转过来,以显示其最窄的一面,胸部则通过腰部的曲线,尽量显示其高耸和丰硕感。同时,人物的一只手可以摆在臀部,以便给画面提供必要的宽度。

4、坐姿忌陷。表现被摄者坐姿时,不要让其象平常一样将整个身体坐进椅子。如果这样,她的大腿就会呈现休息的状态,以至于腿上端多脂肪的部分隆起,使腿部显得粗苯。正确的做法是让其身体向前移,靠近椅边坐着,并保持挺胸收腹,这样可以避免肩垂肚凸的现象。

5、镜头宜远不宜近。一般来说,拍人像照,距离远些总比近些好。因为当镜头(尤其是短焦距的镜头)离被摄者很近时,会出现畸变现象。因此,摄影时应选择合适焦距的镜头,并让镜头和被摄者保持一定的距离。根据实践我们知道,若是使用标准镜头拍摄人物头像,最佳距离应在6---8英尺(1.8~2.4米)之间;拍胸像则应在8---9(2.4~2.7米)英尺之间;拍全身像,以13---22英尺(3.9~6.6米)之间为宜。

6、表现好手姿。被摄者的手在画面中的比例不大,但若摆放不当,将会破坏画面的整体美。拍摄时要注意手部的完整,不要使其产生变形、折断、残缺的感觉。如手叉腰或放到口袋里时,要露处部分手指,以免给人以截断的印象。

内部动作:专业模特儿有个绝招:舌头顶着上颚前牙齿的背面,可令嘴部和脸下部更好看。

深情流露:在眼神中流露感情,可使照片看来充满深情。想象正在笑着倾听爱人诉说衷肠,千万别双目无神。想象一个场景,一个故事,像演员一样演出来,做到自然

缩小鼻子:把头部稍向上仰,鼻子看起来会显得较小。

明星上相秘技

沉默是美:不要说话,以免影响嘴部美感。

心理催眠:想象自己是最漂亮的人,不要老担心自己样子不好看,一定要神情放松,充满自信。

保持稳重:微笑是最上镜的表情,但不可大笑,以免双眼周的细纹明显,失了仪态。

站姿讲究:自然的站直、挺直腰背,那么长腿、臀部曲线自然会出来,表情也会随着神采奕奕。

拿件道具:早年王菲在红馆做一场演唱会,那场演出的歌声一流,但总让觉得有些单调,就是因为他们给不太爱表现的王菲戴了耳麦,手上没有了麦克风,天后也无奈了。所以你在拍照时如果不知道手往哪儿放,就拿件道具,比如书、杯子或镜子。

拍照几乎成为明星职业的一部分,因此他们让自己“上相”的技术也是专业级的。

●脸颊尽量呈45度或65度微侧面,如此脸蛋看起来会更小,轮廓更明显。

●表情尽可能自然可爱,但不要僵硬,笑时眼睛最好微微目米眼,笑得太夸张的话会出现鱼尾纹喔。要注意嘴角上扬,露齿不露齿皆OK。

●姿态可以夸张,但是注意不要出框或遮住身旁的朋友。

●最好微缩脖子,然后往上看,如此眼睛会更加大而有神。(注:我们推荐远距离拍照时要伸长脖子尽显高雅)

●拍大头贴要注意框线,否则容易拍出半脸照或半只手的照片喔。

拍摄风景技巧

 导语:在中国人的审美传统中,人物一直是山水画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唐宋以降的中国山水画里,峰峦、林木、云水等自然景观是画面的主体,占据了大部分画面比重。而点景人物往往只是穿插点缀其间,形体很小,但是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小的人物往往成为画面的关注点和重点所在,它涵盖了作者的感情、寄托、现实生活状况和社会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从美学的意义上看,点景人物的效应是多方面的。它既有助于自然美的形象的充分刻画,有助于山水构图美的位置经营,又有助于展示自然领域里人的主题,有助于表现人和自然的融洽关系。使画面更富于意境的空灵。

如何让你的风景照片因人物而生动

 在风景摄影里,人物的出现往往也具备同样的意义,风景中人物或人活动的痕迹往往成为画面的中心,也寄托着拍摄者的观点、情绪和价值取向。本文将重点讲述风景中人物拍摄的技巧和方法。

 人物应当是画面的视觉重心

 在拍摄时,首先要考虑人物的位置,使得风景成为烘托画面情绪和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呈现。反映的是摄影师对生活的理解,对社会的赞美或谴责,对自然的共鸣,仿佛在风景的背景下上演一出活生生的反映社会生活状况与情感思维状态的多幕剧,因此在取景构图时,应尽量营造舞台感,使得画面有一种戏剧化的倾向,才能耐人寻味,精致耐看。

 人物在风景摄影中的比重

 人物虽然是画面重心,但是主体不宜过大,否则就成了环境人像了。我们主要表达的还是对风景的认识和态度。因此在安排的人物的时候应该尽量越小越好,往往会处理成剪影效果,人物的样貌神态往往也因此被忽略,从而使得观者可以产生代入感,如?人在画中游?的艺术效果。

 微小的人物需要被突出才能成为画面的主角,因此人物周围应该尽量避免出现繁复杂乱的景物,如深色的人物周围背景应尽量浅淡和单纯,以突出人物的形状和动态,反之,浅色的人物周围背景应尽量选取深色的背景,道理同一。

 风景中人物的决定性瞬间

 虽然拍摄的主体是风景,但是由于我们突出了风景中人物的作用,因此人物的行为、动作和情绪也往往会影响画面氛围的表达。在拍摄中,人物往往是不停移动和变化的,我们往往可以选取一个场景,耐心等候,等到人物有恰当的动作和位置时及时按下快门,这也是纪实摄影里的'常用的拍摄手法。

 有时人物会有很精彩的瞬间,这时我们要及时迅速调整构图,精确捕捉,这要求我们拍摄时要时时留意场景的变化,专心致志,经常不能死等,要在景物的不停变化时寻找最恰当的时机。

 遇到好的场景,也可以让同伴即兴扮演剧中人的角色,达到完美操控的效果,也不失为一种拍摄办法,这也是如今非常盛行的观念摄影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有人的风景的构图与画幅

 在拍摄有人物的风景的时候,景物的构图安排应围绕人物开展,尽量使得观者的视线汇聚到人物身上,起到烘托和渲染的作用,因此往往开阔的地平线、不断重复的细节或者富有韵律感的曲线构图往往更易表现人物的情绪和感受,也使得画面耐看。

 在画幅方面,我们也不妨突破传统135画幅的3:2格局,使用宽画幅、方画幅、圆形或扇形画幅,使得画面出现新鲜感,更加饶有中国意味,也是突破传统风光摄影的一些好的尝试手法。

 风景摄影与风光摄影的区别

 风光摄影是中国摄影者最喜欢的题材,据说爱好者有数千万之多,实为世界之最。但是放眼全球摄影的视野,并无风光摄影一说,只有风景摄影(或称景观摄影)这个概念,风景摄影往往更着眼于自然环境中人的活动痕迹,景观背后折射的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活动,还有由此折射的社会变迁、环境变化、政治经济现实等等内容。

 许多喜欢拍摄风光的国人,往往易于陷入纯摄影的光影效果和完美构图的陷阱,拍摄范畴狭窄撞车,拍摄的风光美则美矣,但往往会千人一面,意境和摄影语言雷同,难以展现鲜明的个性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许我们应该转变一下观念,吸取的国外风景摄影的优势和长处,再上溯中国传统山水中,?外师造化?及?内得心源?的物我统一的艺术追求,也许能创造出别具一格而又耐人寻味的新的中国式的风景摄影。

 上图拍于长春去长白山的旅游大巴上,隔着车窗拍摄飞速掠过的风景为长途的旅行增添了不少乐趣。

 在车上拍照时,如果光线允许,我一般习惯设为快门优先,手动对焦到8米左右的超焦距不变,如果光线稳定,我甚至会用M档手动设定光圈和快门的组合,目的就是保证飞驰的景物有足够的清晰度。同时手动对焦和设定M档,可以免去测光和对焦的步骤,从而把精力集中在捕捉瞬间和构图上面。

 车上拍摄能得到漂亮的影像相当不易,需要不断反复练习,力求达到手指快于大脑的下意识拍摄,对于飞掠的景致,大脑还没反应过来,手指已经按下快门,往往会得到不少意外的惊喜,这也是我在旅途中最大的乐趣之一。

 上图拍摄于冬天的家乡,发现田野里的一片菜地的栏杆造型很有美感,正好有一位乡间的小姑娘正在忙碌的摘菜,于是蹲下取好构图耐心的等候,等到小姑娘在恰当的位置,恰当的动作和情绪下,轻轻按下快门。

 摄影之所以为主观的,只因为快门开合的那个瞬间,往往经过拍摄者的进行选择,照片成为了时间的切片,反应了客观现实,却又带有摄影者的强烈主观情感。

 拍摄于湖南衡阳,一段被废弃的铁路。

 一直对内地的三线城市情有独钟,这些城市安静、怀旧,由于经济发展不是太快,城市里往往带有无尽时光逝去的痕迹,人们的生活也和先进发达的大城市有很大的不同。

 铁路上生满了郁郁葱葱的芳草,一直延伸到空旷的远方,旁边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成的旧居民楼,一位沉默的中年男人,慢慢沿着铁路走向远方,如同大多数人的人生之路。

 这张照片没有特别什么拍摄技巧,故意把人物置于画面正中的反构图,是为了突出人物背影里暗含的情绪。懂的控制画面的氛围和情绪,有时不需要太多光影和构图技巧,也能使照片耐看感人。

 2009年正月,广东湛江的海边,这片海岸我从小在这里长大,再熟悉不过的了,在这片沙滩上有过我的喜悦,哀伤,希冀,困惑,伤感,照片中的人虽然不是我,但是我好像在拍摄自己。

 对于照片的好坏,我只有一个标准,能感动自己的照片,才能感动别人。

 拍摄于湖南株洲的湘江之畔,湘江是一条给人有神秘感的河流,在静谧的阴天里更是如此,像中国大多数城市,这里也在拓荒大肆开发,有一位略带神秘的女子在河边发呆,使得场景产生了些许的悬念,仿佛过去和未来的一次短暂对话。

 这张照片我自己喜欢的理由,一是风景里出现了现代建设的场景,而且这个场景的氛围能够和人物互为烘托,不至于显得凌乱,二是我越来越发现,一张照片要说的话如果太清楚明白,不管拍的多好看,往往会令人厌倦,在照片里能制造一些悬念,让观众自行去补充和解答,往往会更有意思。

 风光摄影是一个历时较长且深受摄影者喜爱的拍摄题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在外出游玩时,喜欢用相机把美不胜收的风景记录下来本文是我精心编辑的拍摄风景技巧,希望能帮助到你!

 拍摄风景技巧篇一

 迷人风景摄影拍摄技巧1

 EOS 70D 速度:1/100s 光圈:F16 ISO:100 焦距:24mm

 技巧一:相机和镜头的选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选择合适的器材对拍摄至关重要。要想拍出较高画质的风光照片,最好选用功能比较强大,成像质量高,对焦系统先进的单反相机,虽然1DX,5D3具有更高的画质和功能,对于一般需求的摄友来说EOS 70D是拍摄风光性价比较非常高的机器,性能较高,价格也不贵。

 广角镜头最适合拍摄风光,因为广角镜头视野比较宽广,比较适合拍摄大场景的照片。佳能的EF 17-40mm是性价比很高,焦段最实用的广角风光摄影镜头,价格实惠,成像也很好,是拍摄风光的必入镜头。

 迷人风景摄影拍摄技巧2

 EOS 70D 速度:1/30s 光圈:F22 ISO:100 焦距:17mm

 技巧二:使用三脚架

 有人疑惑三脚架不是在拍摄夜景时候才必备的附件么?其实不然,三角架因其具有稳定性,在我们拍摄过程中,长时间曝光的照片拍摄会常常使用它。

 人们拍摄迷人的风光照片都希望把眼前的美景尽收眼底,这就需要用较小的光圈(如f16、f22等)来加深景深,从而把前景和远景都清晰的拍摄下来。拍摄较高质量的照片需要较低的感光度(如ISO100、200),这时快门速度就会较慢,达到1/15秒或者更慢,手持的话就容易虚,最好利用稳定的三脚架固定相机,再结合使用快门线,使反光板预升,相机的自拍设置等小技巧尽量减少快门产生的震动,拍摄出清晰的高清大片。

 迷人风景摄影拍摄技巧3

 EOS 70D 速度:1/8s 光圈:F8 ISO:100 焦距:50mm

 拍摄风景技巧篇二

 野外风光的拍摄技巧:城市日落

 1.拍摄器材

 这次离上次我在对面广州塔拍摄日落,已经过去了一年,对比去年的这个时候,机身已经从D700换到了D800,足足三倍的像素提升,单张已经有3600w像素,使得这次的片子更加震撼。

 2.使用渐变灰滤镜

 为了让压暗天地之间的光比,我使用了渐变灰滤镜,很便宜却很实用的玩意儿,可以帮助摄影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数码摄影宽容度不足的困扰。在没有使用渐变灰滤镜的情况下,经常拍出一张照片地面曝光正常,天空一片苍白没有细节,又或者天空曝光正常,地面却欠曝,无法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曝光值。在我们日常拍摄过程中,天空一般情况下都会比地面要亮,所以为了保证上下曝光一致,就需要一块渐变镜来压住上部的光。

 3.拍摄技巧

 风光作品大部分都是要求快门要慢。这一条是成全前两个的前提条件,也是必须有足够稳定的支撑系统的原因。另外,选择在日落前后1小时内拍摄,最多最多不能超过1.5个小时,因为当地平线以下的太阳已经照射不到你头顶的大气层的时候,天空便是一片死黑,而非让人陶醉的深蓝色,深邃的蓝天跟夜景灯光之间能形成冷暖对比。

 野外风光的拍摄技巧:塞外星空

 1.前期拍摄

 两张照片是合成的,天空与地面并非一次性完成,在拍摄陆地的同时,要提前想好找准银河的位置,构图很重要,所以地面选景重点要突出峡谷的气势来。

 2.拍摄时间

 陆地拍摄时间大约在早晨6点,这时候天空刚刚有点发白,光比不是很大,比较适合弱光拍摄。

 3.后期制作

 后期将两张片子分别调整后,再把地面的图层复制到星轨的图层上面,用蒙版调出银河部分。要重点注意银河与陆地结合处,表现的自然,不要让人一眼看去感觉有假的感觉。重点是片子的影调,要从色调、明暗等方面把夜的氛围渲染好。

 野外风景的拍摄技巧 ?听三零

 野外风光的拍摄技巧:温情纪实

 1.拍摄动机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很多大家习以为常的事物在不断的消逝成为历史,而影像相对于文字记录的优越之处在于它的直观性,纪实摄影是每个摄影人都应重视的题材。我所在地郊县一个有着65年历史的老式理发店,因城市改造即将拆迁,本着记录历史的目的,我驱车240公里山路去留下了她最后的影像。

 2.拍摄参数

 纪实摄影我的理解是在摄影语言的支配下尽量的做到真实的记录。尽管老理发店里的环境幽暗,但我没有用外闪补光,而是利用自然光和卧室房间原有照明光拍摄,力求真实的记录现场氛围。为了表现画面里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考虑周到到景深不宜太浅,同时又要兼管安全快门速度,所以光圈选定了比较合适的F5.6,得益于5D ?Mark III不错的高感,画质看起来还可以接受。

 3.拍摄技巧

 风光摄影里非常讲究前景的运用。其实纪实题材在很多时候一个好的前景也是不可或缺,这张照片前景里的老式挂钟,作为陪体与主体的人形成呼应,丰富了画面的信息量,增强了画面的感染力,共同诠释了“老店岁月”这一主题。

 野外风光的拍摄技巧:旅途纪实

 1.心中有爱

 对于纪实人像摄影来说,我个人感觉最重要的是心中有爱,特别是拍摄孩子,只有心中有爱才能将这种情感融入你的摄影作品中,从而让画面透露出不同一般的韵味和气质。这些小僧人或者说西部地区的.孩子,其实和城里的孩子一样需要玩耍,需要零食。他们比城里的孩子更主动,更没有陌生感,所以拍摄之前我先和他们玩耍,融入其中,让他们感觉我是朋友,可以无拘无束。然后在拍摄的时候你便可以安排他们的动作和位置,这一点你无需担心言语不通,表情和肢体语言足以沟通。

 2.构图和曝光

 拍摄时我采用了24mm广角和横向构图,因为我感觉这种构图更有张力,更耐看。曝光的时候考虑周到到他们的衣服和肤质都比较深,所以过曝0.5-1档,使用RAW格式拍摄,如果局部太过可在后期调整,但若曝光不足,后期调整就会影响画面品质。这里要重点注意的是暗红色很容易因为曝光不准而变色,因此适当过曝后需要后期调整回来。

 3.拍摄时机

 这作品我是在早晨八九点钟的时候拍的,这个时候的云彩比较丰富,但高原的紫外线比较厉害,因此和人物的光比反差比较大。在清晨或傍晚时分,光比反差相对较小,同时光质柔和,比较适合拍摄肖像。不过为了让天空更有层次,让整个画面更厚重,我还是加了渐变灰镜,从而压暗天空。此外,作为纪实性摄影,你要有对人物动作的预感并事先做好拍摄准备,才能拍摄出令人震撼的瞬间作品,这就要求当你面对这么多孩子时,你心中要清楚每个孩子的特性,并且知道哪些是画面的主角。

 野外风光的拍摄技巧:晨霞剪影

 1.拍摄思路

 拍摄地点位于霞浦北兜,凌晨四点十分到达北兜,因为路十分难认,所以要提前出发与到达。到达地点后,并没有很高的位置可供拍摄,拍摄点只能在沙滩边上,架好三角架找到机位后,看到一条渔船因为退潮搁浅在沙滩上,突然产生一个想法,用这条搁浅的渔船作为主体,海面上的船作为陪衬,在霞光下形成剪影,表现出北兜的特色画面。

 野外风景的拍摄技巧 ?听三零

 2.构图技巧

 因为霞光的时间十分短暂,在沙滩边上,广角下搁浅的渔船离得有点远,所以干脆把相机从三角架拿了下来,走下沙滩,靠近渔船,把渔船放在构图的正中位置,空出渔船,让天空占了三分之二,表现霞彩的美丽,再利用广角的变形特点,与远处的渔船形成一种呼应,产生一种纵深的视觉,弥补没有高点拍摄的硬伤。

 3.后期部分

 因为手持拍摄,只能拍摄RAW格式以保证出片,后期在佳能自带软件DPP中适当增加了对比度与饱和度,为了保证沙滩保留一定的细节,先处理好天空,传入PS,再在DPP里提亮了地面,再传入PS得到两张不同曝光的片子,叠加后用蒙板拉出,让高光与暗部都能保留细节。要重点注意的是,地面不能太亮,只要能适当保留细节即可。

 野外风光的拍摄技巧:海边日出

 1.前期拍摄

 风景拍摄常常遇到瞬息万变的变化,有些景象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原本是计划是凌晨4点到海边拍日出,但是当时乌云密布,太阳躲在乌云背后就是不出头,一直等到7点,太阳突然冲破云层,金灿灿的光芒瞬间照耀大地。于是赶紧跑过去紧贴在崖壁,找到太阳与崖壁之间的完美夹角,迅速对天空测光,启用曝光包围连拍5张。拍摄过后,太阳又躲进云层不肯出来了……

 野外风景的拍摄技巧 ?听三零

 2.拍摄体会

 这张照片的出现本不在预料之中。日出拍摄夏季拍摄时间大约在早晨6点,这时候天空刚刚有点发白,光比不是很大,容易出好的片子。7点钟太阳已经很高了,正准备收工,出现了前面所说的美景,于是毫不犹豫地要考虑周到拍下这一幕,就有了这张照片。拍摄机遇有时就在突然之间降临,要善于观察就能拍得到美好的事物。

 3.拍摄技巧

 包围曝光:光比大情况下比如逆光拍摄,可以对天空和地面进行多次曝光,采用后期合成的方法大多数情况可以取代GND。这里要表扬一下D4强大的宽容度。虽然包围曝光5张,实际上2张已经足够。

 4.后期制作

 后期使用两张片子,分别调整后,用蒙版调出天空部分。要重点注意天空与崖壁以及太阳结合处,表现的自然,过渡和谐。利用色温的改变,使整个画面呈现一种冷暖色调,使画面更加的干净和通透。另外从色调、明暗等方面氛围渲染好,使画面产生立体的空间感。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