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歌词大全 > 正文

迈克杰克逊曾经是怎样的存在?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9-07 00:56:09浏览:11分类:歌词大全

迈克杰克逊曾经是怎样的存在?

关于迈克尔·杰克逊,可谓是话题多多、流量多多,很多人都将他冠之以 “流行音乐之神” 的称号。他从五岁时出道,八岁就一举成名,十岁开始发行唱片,十二岁成为排行榜冠军歌手,二十五岁便打破了全球乐坛的所有记录。

而且,他不仅生前光芒万丈,星途璀璨,就在死后多年依然被人记忆犹新。甚至于,关于他的真实死因至今都没有定论,存在着诸多疑点。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近迈克尔·杰克逊,走近这位在音乐界、舞蹈界、慈善界等许多方面都堪称巨星的传奇人物。

迈克尔·杰克逊 (Michael Jackson,1958年8月29日——2009年6月25日),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因为药物中毒而过世,享年五十一岁。他在音乐界的地位无可撼动,完全可以形容为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迈克尔出生于印第安纳州小城加里市的一个黑人家庭,是家中的第七个孩子。他的父亲名叫约瑟夫,母亲凯瑟琳,二人都酷爱音乐,使得家中的孩子们很早都开始接触音乐。

因为人口众多,迈克尔的家庭非常拮据,经常面临入不敷出的窘境。为了维持家庭开支,父亲会经常加班在当地的铸造厂工作,而母亲也会外出兼职做收银员,大一点的孩子们开始帮别人除草或送报纸以赚取小费。

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对于孩子们的教育和沟通是极其匮乏的。以至于,迈克尔和父亲的关系从小就很疏远,造成了自己性格中的缺陷。

1963年,年仅五岁的迈克尔便显现出了过人的音乐和舞蹈才华。在父亲的组织下,他和四个哥哥组建了家庭乐队,取名为 “杰克逊五兄弟” ,自己作为乐队的主唱,开始频频接受商业演出。

随着“杰克逊五兄弟”乐队的国际巡演,一度轰动了全球各地,引领了当时流行乐的风潮。之后,迈克尔选择单飞,发行了个人的首支单曲《Got to be there》,从此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1984年初,他的专辑《Thriller》获得了当年12项的“格莱美奖”提名,最终获得了创纪录的七个奖项。之后,迈克尔在拍摄百事可乐的广告时头发着火,虽然没有对身体造成太大的伤害,但这次受伤使他对止痛药开始上瘾,之后再没有戒掉过,成为了他后来致死的重要诱因。

1992年,迈克尔在布加勒斯特的演唱会现场,共有七万余名歌迷入场,场外尚有数十万的歌迷没能进去,全程围聚在外聆听演唱会的盛况。据统计,一场演唱会下来共有5000多人当场昏厥或情绪失控而被救护车拉走,甚至还有几十人现场猝死。千万不要怀疑,这是真实发生过的 历史 事件,他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2001年9月,为了庆祝自己单飞三十周年,迈克尔在麦迪逊花园广场举办了两场音乐会,他与自己的兄弟们再度在舞台重聚。

2009年,迈克尔为了自己的“复出巡演”而做准备。不过,在6月25日时,他因心脏病突发而被紧急送往洛杉矶的一家医院救治,经抢救无效而过世,令全世界的歌迷都扼腕不止!

迈克尔死后,经医学检测得出结论,他的私人医师康拉德·莫里为他注射了过量的丙泊酚和苯二氮平类药物,是诱发迈克尔心脏病突发的最主要原因。

对此,康拉德·莫里多次声称迈克尔长期失眠和药瘾发作,甚至到了难以呼吸的程度,自己是应他的多次哀求才被迫为之。但是,洛杉矶高等法院还是以过失杀人罪而判决莫里入狱服刑长达四年。

出狱后,康拉德·莫里依然坚持自己并没有间接杀死迈克尔,而是履行了作为医师的职责。或许,迈克尔之死还另有其他的隐情,迄今为止都没有最终的盖棺定论。

直到过世后,世人才知道迈克尔虽然生前从未表露过,但却一直都在为慈善事业默默捐助。据统计,直到2006年底,他已经捐款三亿美元以上,而且还一直扶持着近四十个慈善基金会。

尽管,后世对于迈克尔·杰克逊依然存在许多诟病之处。但是,笔者个人更愿意引用前披头士乐队成员保罗·麦卡特尼对他的评价来结束此篇:

关于迈克尔杰克逊,能说的话题就很多很多了,他曾经是怎么样的存在,只能说神一样,下面我从几个角度来给你分析一下,你就知道了。\r

首先,讲一下他的唱功吧,迈克尔的音域很广,高音很强。他可以在一首歌里唱出好几个高音C+,这比一般歌剧歌手在整场歌剧里用的高音还多,这是先天天才和后天训练相结合的完美风暴。而且他所唱的歌曲涉及的音域也很多,包含 RNB—-《you are not alone》、 情感 布鲁斯—-《Billie Jean》、灵魂乐—-《Man in the Mirror》、新杰克摇滚—-《Black or White》、重金属摇滚—-《Dirty Diana》等三十多个音乐领域。他脍炙人口的歌曲很多,毫不夸张的说,大半的人都听过他的歌曲。\r

第二,讲一下他的舞蹈吧,迈克尔的舞蹈可以说是绝对的大师水平,现在很多人都能在网上看到模仿迈克尔杰克逊的舞蹈视频或者动图。我觉得他的舞蹈做到了以下几点,\r

1.绝对的节奏控制?\r

迈克尔的舞步永远扣着节奏。节奏到哪,迈克尔的舞步就紧随到哪,永远踩在一个恰好的点上,末后一招就像画龙点睛之笔一样,音乐到则意到,意到舞步到。\r

2.大环境的控制\r

迈克尔的MV布置、舞台布置,时间的控制等等因素上,那是不遗余力的,我相信他从来不认为带给观众享受的仅仅是舞,他要创造一个舞蹈的舞台,创造一个舞蹈的背景,创造一个舞蹈的经典,他要创造得那片时空都是属于他的舞蹈才肯善罢甘休。\r

3.王者之气\r

迈克尔于现在的舞者比起来,独独多了一份王者之气,他要所有跟他奋战的人随着自己的节拍走,他不会允许有不符合自己节拍的异类存在,所以迈克尔引领的共舞是齐心的,这就产生了一种共振,越震越猛,你会感觉到一种独一无二的气势,这种气势就是迈克尔王者之气的散发。这也可以归类为第二点,因为这也是迈克尔控制大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r

4.赋予灵魂\r

你可以在他的mv里,歌词里,动作里感受。有些歌,一旦烙上了一种精神,就不只是一种韵律了。\r

5.酿造象征\r

他才不会像现在的明星一样,每一场演唱会都绞尽脑汁去构思穿什么稀奇古怪的衣服给粉丝制造新鲜感。绝不会,他简单又纯粹,不用带思考,就是黑西装礼帽上场,当然一直这样也会让粉丝乏味不是,他偶尔也会换换装束,但是谁敢说他抛弃了礼帽西装手套?伴随着年深日久的出色表演,每一个出彩的回忆都被镌刻进了他的打扮,以及一些跟他相关的外在事物,于是它们成为了承载了无数激动、美好的象征。人不需要出场,一个动作,一顶帽子,一件西装,足矣。\r

6.反复到极致\r

迈克尔这种专注的人,他选择了少而专,专而致巅峰!大师无巧力,千锤百炼始入室。\r

第三,讲一下他的努力程度吧。迈克尔杰克逊5岁就出道了,8岁就开始登上舞台。据迈克尔杰克逊的哥哥回忆,他们每天八点起床上学,下午三点回家后就要排练音乐到八个小时。晚上九点去各个剧院、酒店演出。一直到晚上凌晨12点,在回家的路上写作业。写完作业后到家已经是凌晨两点。每天如此,每年如此。他早年创作个人专辑时长时间不洗澡,而且熬夜熬到很晚,有时还常常忘记吃饭。尤其是晚年时期,他可以用一个晚上制作出四首歌,除此之外,他平时生活中创作的歌曲多达2000。直到他生命中最后一天仍然创作了一首歌曲《best of joy》。\r

? 第四,讲一下他当时的的社交以及成就吧。他受到过美国总统的亲自接见,而且是国际最高规格的待遇,英国女皇伊丽莎白(已去世的那位)是他的好友,艾薇儿,lady gaga,贾斯汀比伯等众多国际明星都是他的粉丝,全球粉丝量最多的,世界上公认的,最伟大的专辑就是他的作品,专辑发售量快2亿。格莱美音乐奖拿得最多的,一次性夺得9座葛莱美音乐奖,至今无人能破纪录,身价全世界艺人里最高,迄今为止公益慈善捐款最多,捐的比身价还多。他每到一个国家都会受到总统级别的待遇。这些成就集合在一个人身上,可见他当时在 社会 上的地位,以及他当时是有多红了,现在我国的明星估计有其中的一个成就,估计都吹遍整个媒体了。\r

第五,讲一下他当时有多红吧。1993年,在那个造星没有如此迅速,互联网资讯不发达的90年代,他一场演唱会观众达到了60万人,什么概念?鸟巢知道吧,能容纳8万人,也就意味着观众能坐满接近8个鸟巢。人数如此之多,规模如此之盛大,已经被载入史册了。据说当时现场有560多人晕倒,23人因此去世。\r

? 从上面可以看出,迈克尔杰克逊在当时的名气,在作词作曲上,舞蹈编排上,人际关系上,都是传说级的人物。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r

? 黑人届封神的,一个就是歌神迈克尔杰克逊,一个就是篮球之神迈克尔乔丹了,个人这么认为。

迈克杰克逊最牛的一次演唱会,观众狂欢竟然晕倒500多人,激动死了23个人, 历史 上谁能做到?他是距今为止捐款最多的艺人,没有之一,他的追悼会有70万人参加,真是演艺界的神一样存在!

很多人对迈克杰克逊的认识都是只言片语,毕竟那时我国进口他的碟片和录音带不多,我了解他是从他去世十几年后,当年有个孩子告他猥亵儿童,他因此身败名裂,而且赔了很多钱。

他去世十几年后,那个告他的孩子长大了,良心发现在媒体披露了事情的经过,原来是自己年幼受父亲指使,只是想获得一笔巨额赔偿,而且具体策划是一个律师指挥操纵的,冤案洗白,可是已经物是人非!

他的舞蹈和歌声澎湃激荡,他的演唱会每场都有粉丝死亡,他是距今为止能让世界疯狂的人之一, 有幸听到看到他的演唱会是许多人一生的荣幸,他死后留下很多谜,一是怎么导致最后死亡?二是遗书中近亲分的没有远亲多,而且近亲居然写错名字。

世间再无杰克逊,中国再无邓丽君,而他们的歌声永留世间!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