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知识 > 正文

你好 请问您跨专业考的建筑么 我是学中文的 想夸这个专业 因为比较喜欢 有美术功底 请问建筑和景观 哪个好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0 01:38:42浏览:22分类:教育知识

你好 请问您跨专业考的建筑么 我是学中文的 想夸这个专业 因为比较喜欢 有美术功底 请问建筑和景观 哪个好

其实两个都挺不错的,建筑的空间思维要强于景观,总体来说景观要稍微简单些,但是对于美工方面要求要比建筑强,如果是有美术功底而没有建筑基础的话,建议学景观会比较容易上手……

个人想法,你参考下~

跨专业考研 计算机转建筑

1.所有科目是在一段时间内完成的,政治 英语 快题(就是在6或8小时内,完成一个建筑设计,老八校各有自己的特色,建议有针对性的训练。

2.考试科目跟你考的专业方向有关,如建筑技术专业除上述3科外要靠建筑结构 构造和物理等,建筑历史方向除上述3科外考中外建筑史,建筑设计方向除上述3科外考历史或者构造,具体可查各学校。

3.确定学校后,在确定怎么学,买什么书,但是建筑专业靠经验的,就是要大量做设计,只看书通过的可能性万分之一吧。

4.考研只能报一个,但是可以调剂,要是想调剂最好报清华 同济的建筑,其他学校较认可,还有机会调剂到建设部设计院的。

5.实用的建议就是建议你不要考老八校,你没专业背景,老师也不愿收,面试很难通过,或者看看中央美院开设的建筑专业课程更适合你的专业背景。

考研的时候,建筑技术对快题设计没什么要求,只要能把建筑中最基本的东西表达清楚即可,所以,这个专业更适合跨专业的人。

建筑历史方向适合那些能耐得住寂寞的人,考研的时候会考建筑快速设计(俗称快题),这个专业对建筑的功底要求蛮高(只是为了混文凭的除外)。

建筑设计方向就是我们常说的建筑学研究生了,考研的难度相对来讲大一些,但只要你好好复习考研要求的内容,快题根本不会成为你的短板。

个人认为,考研的时候,导师的意见最重要,想要取得他的认可,无外乎两件事:设计能力/财力,建议楼主仔细斟酌一下你付出的这些时间、精力、财力所换取的研究生文凭,对你的事业是否真的有价值,务必三思而后行

建筑学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设计部门从事设计工作,并具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通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原理、建筑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受到建筑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项目策划、建筑设计方案和建筑施工图绘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l.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语言综合能力;

2.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独立进行建筑设计和用多种方式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以及具有初步的计算机文字、图形、数据的处理能力;

3.了解中外建筑历史的发展规律,掌握人的生理、心理、行为与建筑环境的关系,与建筑有关的经济知识、社会文化习俗、法律与法规的基本知识,以及建筑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

4.初步掌握建筑结构及建筑设备体系与建筑的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的关系的基本知识,建筑构造的原理与方法,常用建筑材料及新材料的性能。具有合理选用和一定的综合应用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多工种间组织协调能力;

5.具有项目前期策划、建筑设计方案和建筑施工图绘制的能力,具有建筑美学的修养。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建筑学

主要课程: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及原理、中外建筑历史、建筑结构与建筑力学、建筑构造。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美术实习、工地实习、建筑测绘实习、建筑认识实习、设计院生产实习,一般安排40周。

修业年限:四年或五年

授予学位:建筑学学士

相近专业:建筑学 城市规划 土木工程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给排水工程 土木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我是学中文的,想跨专业考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的研就生,不知道难度怎样,有可能吗

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和建筑设计是不同的两个专业方向哦~

1.我不知道其他学校怎么样,但光就考研来说,我读的学校是有不同学科考试的,如果考建筑设计的研究生,考的专业课是建筑师业务和快题,如果是历史,专业课考的就是建筑史和建筑构造,所以复习的方向也是不一样的。

2.至于建筑设计,其实本科的时候是设计基础课,到了研究生,其实很多就是给老师打工做项目,所以是要求有设计基础的,不然根本没办法帮老师干活。现在学校里面无论是哪个方向的老师,都会接外面的项目来做的。

3.建筑设计和历史理论对物理的要求都不高,本科招生的时候文理科都可以读,只不过通常招理科生而已,本科教育里面只有建筑物理(声光热方向)和结构选型时比较物理一点的课程而已。

4.现在读建筑历史理论的出来之后可能还是很大一部分要继续搞建筑设计,去设计院画图之类的,只有少数留校,在学界混的才是走理论方向啦~所以建筑设计基础很是很重要的。

anyway,如果楼主真的这么想读,是可以考的啦~但是建筑设计的基础可能是一定要补一下咯~~~~

关于跨专业考建筑学研究生难度及做法的问题

1.我就是土木跨考的建筑,现在在读。真要考的话长路漫漫。不是内很喜欢就真别试了。一年半容的时间真要准备足以(如果你最后半年能专心准备的话)。 2.建筑学对美术的要求是很低的,专心补3个月素描水粉足够应付了。 3.最难最花时间的是做方案,建筑学的孩子做了5年方案,那专业素养完全追不上啊。好在考研的快题考察的能力比较片面,你还有机会。 4.建筑学的核心是解决建筑的功能问题的,“建筑方案”就是你解决功能问题的方法,比如说一小区内的一栋居民楼要住多少人、不同的人需要多大面积、房间的通风采光是否满足生活所需、配套的停车位如何布置、小区内的人车流线blabla,同时要对结构、暖通有一些了解,配合工程师们盖房子。这与美术关系不大,你画画的效果多好看更是没啥意义。 5.假期你先补一个月素描,再参加一个月建筑考研快题班(都要全天候哦),弄完之后你大概就建筑学是什么一回事了。到时还决定要考的话再问我。

跨专业考建筑学 定个什么档次的学校的目标好一些又比较实际

工作满六年,可以申请考博士了,你如果不缺钱就考在职的吧,你如果缺钱就考全日制的吧,毕竟全日制的学费少,读博一般得4年左右,甚至更久,看你适不适合吧,如果你的家庭负担还不是很重,那你就可以读博了,博士期间有些补助,跟导师干的好的话,还能有点儿津贴,如果本科还可以的话是985或者211,博士毕业后,就可以去高校呀之类的了,不过你得看你适不适合读博士。机械专业也不一定非得在煤矿工作呀。如果考硕士研究生那就考个很牛的学校,男生到时候找工作,也挺好。

关于跨专业考建筑设计研究生。

相对来说,建筑学研究生是比较容易跨专业考的。

初试一般要准备英语、政治和专业课。专内业课根据不同的研容究方向有不同的选择,一般是考快题设计和建筑历史。快题的话,是在3小时或者6小时之内设计一个简单的小建筑。

南京大学的建筑系的复试具体就不清楚了。因为南大的建筑系的实力也就一般般而已,所以竞争程度应该比较低。

看了那个表,最好的是那个“建筑学硕士”的,不过好像你的情况是不能报考,他只招建筑学学士。然后历史和设计方向的考试科目都一样,不知道他这是啥意思。。。。感觉不科学。备注里面都是说说的。。。其实真正好的生源都去考老八校的研究生了。。。所以感觉就建筑学的说是来说,竞争应该不激烈的。

这个专业出来职业方向大致可以分为三块:

进设计院做建筑师,可能主要做施工图设计,这个创新比较少

进设计事务所或者外资设计机构做建筑师,主要做方案设计,这个创新的东西要多一点

进房地产公司做甲方建筑师,这个没有创新,要的是经验,尤其是工程这一块的经验

跨专业考研 建筑设计专业

在做真题与模拟题的完型填空时,一是要明白文章的大意,要着眼于版作者的观点,要根权据上下文内容选择正确的词汇;二是要根据上下句的逻辑关系,根据语法规则选择正确的答案;三是最好能够抽出一点时间,将答案放在文章中读一遍,检查一下答案的正确性但却永远也学不完!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语文也无处不在。那么,生活与语文的联系到底在哪里呢?其实,语文就是语言文学,也就是文学的艺术。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吧,我们是学生,肯定就得听、说、读、写,那听说读写又是从哪来的呢?它们都是从语言那里来的,只是语文中的一部分。从此看来,语文有着很大的作用,说明了生活离不开语文的关键性。。

跨专业考建筑学研究生可以吗

跨专业可以报考建筑学,但需要符合具体院校规定,一般考研条件是只招收全日制理工科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因为建筑学硕士是高度专业化的学科,所以不招生同等学历等非全日制学历人员。当然,每年招生计划都有所不同,需要考试前查询相关院校具体规定。

下面参考同济大学建筑学硕士专业相关要求。

同济大学建筑学硕士专业2016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研究方向

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03 建筑技术科学

04 建筑遗产保护及其理论

05 城市设计及其理论

06 室内设计及其理论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202俄语203日语

242德语(任选)

③355建筑学基础

④802建筑理论与历史

803建筑设计

805建筑技术(任选)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复试科目:建筑设计+专业外语+专业综合

复试参考书:建筑设计快题6小时;大学本科相关教材

备注:

1、不招收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2、上一年招生数171 ;

3、本专业只招收全日制理工科专业毕业的本科生。

跨专业考建筑学的研究生,需要做哪些准备

建筑学本科生,想跨专业考研,只要报考专业没有本科专业限制均可以报考。具体哪些专业合适,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可以选择土木工程类的,也可以选择金融、管理学等。

对于跨专业考研而言,考生应慎重选择,不要轻易下决定,因为跨专业考研更遇到比本专业考研更多的困难。

首先,考研复习将是艰巨的历程。

隔行如隔山——这句古谚将贯穿之后的整个求学过程。

自己原来的专业,再不济也学了三四年,耳濡目染,基础知识一定比没学过的扎实,细节也许没钻研,但大的格局和概念、思维方式是存在于脑海中的,即使是每次考前一个月的突击,突击了四年,也不是没有用的。这就是本专业对于外专业的一大优势。反过来,即是跨专业者相对于本专业者的劣势。

复习的时候,要花更多的时间在专业课上,使得基础课很容易就被搁置了,而任何一科的掉队,都会影响整个复习过程的心态和考试结果。

其次,备考中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困难。

不熟悉专业试题的答题惯例,会莫名其妙丢掉不该丢的分。而且,笔试通过了,复试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使跨专业者总是难以拥有“尽在掌握”的自信,而它确实也是难以“尽在掌握”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考上之后三年的研究生生活。

不管是面对基本功扎实的同学们,还是面对有一定要求和标准的导师,还是面对也许让自己一时找不到坐标点的新求学生涯——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重拾自信,如何建立对新专业的“新感情”,如何规划以后的职业和人生,这都是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心力去克服的问题。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