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三江源属于哪个县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0 01:43:45浏览:14分类:旅游攻略

三江源属于哪个县

三江源属于哪个县

三江源属于哪个县?相信大家对三江源并不陌生,三江源的风景非常的优美,三江源非常的辽阔。我已经为大家搜集和整理好了三江源属于哪个县的相关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三江源属于哪个县1

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湄公河的源头汇水区。地理位置为北纬31°39~36°12东经89°45~102°23,行政区域涉及包括玉树、果洛、海南、黄南四个藏族自治州的16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乡,总面积为30.25万平方公里,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3%,占16县1乡总面积的97%。

三江源地区的气候

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湄公河的源头汇水区。三江源地区是青藏高原的腹地和主体,以山地地貌为主,山脉绵延、地势高耸、地形复杂,海拔为3335~6564米,属于高原山地气候类型。区内气候属青藏高原气候系统,表现为冷热两季交替、干湿两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时间长、辐射强烈、无四季区分的气候特征。

三江源属于哪个县2

三江之源发源地在哪里

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是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国外称湄公河)的源头汇水区。

三江地理位置为北纬31°39~36°12东经89°45~102°23,行政区域涉及包括玉树、果洛、海南、黄南四个藏族自治州的16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乡,总面积为30.25万平方公里,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3%,占16县1乡总面积的97%。

扩展资料:

三江源区境内可可西里山及唐古拉山脉横贯其间,这些山普遍在海拔5000~6000米左右,高大山脉的雪线以上分布有终年不化的积雪,雪山冰川广布,是中国冰川集中分布地之一,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湿地类型最丰富的地区

面积按流域分为:黄河源区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占三江源地区总面积的46%;长江源区面积15.9万平方公里,占44%;澜沧江源区面积3.7万平方公里,占10%。

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在东南亚被称作湄公河)总水量的15%都来自于三江源地区,使这里成为我国乃至亚洲的重要水源地,素有“江河源”、“中华水塔”、“亚洲水塔”之称。

三江源地区是青藏高原的腹地和主体,以山地地貌为主,山脉绵延、地势高耸、地形复杂,海拔为3335~6564米。区内气候属青藏高原气候系统,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表现为冷热两季交替、干湿两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时间长、辐射强烈、无四季区分的气候特征。

三江源属于哪个县3

三江源是哪三江

长江、黄河、澜沧江(国外称湄公河)。记着,没有雅鲁藏布江。

所谓“不择细流,无以成江河”。所以,这三条大江大河在青海省发源及流经之地,都属于三江源地区,都需要最严格的水源保护。

这个范围就很大了。

根据国家印发的《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三江源保护区域包括青海省玉树、果洛、黄南、海南4个州的21个县(市)以及格尔木市的唐古拉山镇,面积达39.5万平方公里。这些水源地贡献了黄河总水量的一半、长江的四分之一、澜沧江的15%,是为“中华水塔”的来历。

面积如此广阔,涉及这么多州县,就给保护提出了难题。

过去20多年来,三江源地区陆续建立起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水利风景区等多种保护地,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

然而,其中也隐藏着体制性弊端:我见过一张三江源的保护区划图,只见各类保护地犬牙交错。为了醒目,区划图只能被标得五颜六色、花花绿绿。

上有林业、环保、国土、水利等各个条线,下有4州21县等各个区块,制度设计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谁都在管,谁都管不全,谁都管不到底。

这种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的传统治理体系,被人们形容为“九龙治水”。把这个词用在三江源保护上,尤其贴切。

本世纪初,受气候、长期过度放牧等因素影响,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一度恶化,黄河源头、长江源头支流都发生过断流现象。

于是在2005年,国家紧急启动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工程落地,先得统筹好“九龙”,青海当时专门成立了省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办公室,作为各个条块的总协调。

这种一块牌子协调抓总的理念,恰恰成为国家公园体制的雏形。

2015年,就在一期工程实施十年、成效显著的基础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

按照规划,三江源于2015年底前启动试点工作,2016年4月前形成“实施方案”,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2017年总体形象基本形成,2020年全面完成国家公园改革目标任务。

三江源成为了全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头一个“螃蟹”怎么吃,全靠自己先行先试。

青海是这样摸索的:

先说试点范围的划定,聚焦到三江源的最核心区域:长江源所在玉树州治多县、曲麻莱县,黄河源所在果洛州玛多县,澜沧江源所在玉树州杂多县,以及可可西里无人区。试点面积12.3万平方公里。

接着说制度创新,这是国家公园体制改革核心精神所在:省上成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其下组建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三个园区管委会,对上述4县进行大部门制改革,将国土、环保、水利、林业等县级主管部门一体纳入管委会,整合下设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同时县森林公安、国土执法、环境执法、草原监理、渔政执法等执法机构,也整合成管委会下资源环境执法局一家。

这意味着,生态治理统归国家公园,其他社会管理职能仍归地方政府。用国家公园这一块牌子、一套人马将三江源管全、管到底。

举个例子。

过去,在黄河源头玛多县,非法占地、盗采归县国土局管,破坏草场归县农牧局管,水污染有环保执法,水土保持有水利执法,监督执法碎片化问题很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管效率。

如今,玛多县森林公安、国土执法、草原监理、环境执法、渔政执法等执法机构,全部整合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黄河源园区管委会下的资源环境执法局一家,但凡破坏生态的行为,都归这一家管,执法效率大大提高。

至于可可西里无人区,原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也整合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长江源园区管委会下的可可西里管理处,理顺了管理体系。

再说国家公园具体的工作,这包括很多触角,比如生态管护、特许经营、强化管护、加大监督、科技合作、人才建设等等。但透过现象看本质,作为全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青海三江源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创新了管理体制:将“九龙治水”的传统治理体系,改革为国家公园一块牌子管到底的新格局。

目前,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年内将完成试点任务,宣告国家公园正式建成。

这标志着,今年我国将正式步入国家公园体制的元年。

国家公园体制作为一种舶来品,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完成着中国化的探索。

如果拿三江源与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比较,就能看出来何为“中国特色”。

最简单的,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范围的面积,是黄石的13倍,治理对象并不在一个量级上,其探索自然也不能照搬黄石、“大脚穿小鞋”。

还有,黄石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园”,那里没有人间的烟火和苦乐。而我国探索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即便是在地广人稀的三江源,也必须面对和解决封牧后数万名牧民靠啥吃饭的现实难题,对此我国探索出了生态管护员制度,让牧民从生态利用者转变为生态保护者。既要“拿来主义”,又要因地制宜,才能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特色生态保护新格局,这也是国家公园试点的底色与情怀。

再比如,没有人的黄石就不需要发展,而三江源却要时时调适发展与保护间的精细平衡。可可西里禁止非法穿越,黄河源头扎陵湖鄂陵湖对外限制开放,年保玉则景区永久关闭——最美景色藏之深山,三江源国家公园看似“锦衣夜行”之举,却是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不动摇的生态留白。这份取舍与担当,短期看吃了一时亏,却在为未来增色万千。

特别是,上面说到的大部门管理体制改革,在中国政治体制内也属于“动了一些人的蛋糕”,毫无疑问是需要担当、勇气和智慧的。

2019年6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确立国家公园主体地位”“在相同区域一律不再保留或设立其他自然保护地类型”“坚持中国特色、国际接轨”,这是对国家公园一块牌子管到底做法的明确和认可。

也是在这个月,青海省在全国率先启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这意味着三江源的经验将在青海全省推广。

“前世今生”,凡此种种。希望这篇短文能帮助你对三江源国家公园多一点了解。

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青海,经常扮演着向兄弟省份“取经看齐”的角色,如今在国家公园建设上当仁不让地贡献出“青海方案”,经验凝结成一句话:

最大的变化在改革,最深的动力在创新。

前卫镇傍依于妩媚秀丽的星云湖畔,山川锦绣,气候宜人,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在这片宝地上,曾养育出明万历钦赐进士杨整刚(渔村人),清嘉庆进士万华(岳家营人),民国初年曾经在巴拿马万国书画大会上中选草字类第二名的杨喜善(渔村人),“云南白药”的创制人曲焕章(赵官村人),曾任国防大学校务部政治委员的少将吴风良(前卫村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级工程师邓鸿章(前卫村人),全国“三八”红旗手陶关芝等等不剩列举,真可谓前卫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几春秋。风景名胜有回头山、七星塔、三江源头第一闸、渔村湿地、下大河咀人工湿地、曲焕章故居等等。据传“四川有个离娘滩,江川有个回头山。”四川人离开故土外出谋生,能就地安家,而大多数江川人则“高堂在,儿不远游”。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不愿离开家乡和父母。即使是因故离开家乡的各界江川籍人士,无论岁月长短,最终多数人仍落叶归根,回归故土,传说是因江川有座回头山之故。回头山位于江川县前卫镇杨家咀村后,前临星云湖,侧视七星塔,距县城七公里。山顶建有一座三层楼阁——文星阁,此阁建于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阁门书有对联:“量尔德量尔孝,天下诸才量八斗;重在忠重在孝,朝中显事重三声。”至今文星阁雄风犹存。每年除夕、大年初一,上万群众竞相爬回头山烧香祈福求平安,是有名的人文文化旅游景点。古建筑有台山寺、龙兴寺、赵官寺、三教寺、三元寺等等,其中台山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名木名树:1、赵官村龙泉小组的侧柏,又称左扭柏,树高13米,地围493厘米,种植于明末清初,树龄约300余年,为省级名木古树。2、台山寺内罗江松,树高13米,胸围210厘米,树龄约300年,是罗汉树种的稀有者,现尚青翠。为省级名木古树。其他百年以上名木古树有黄葛树(大榕树),李忠村、云平村现尚有;台山校园内外的古老黄连木38株;青香树,云平村有300年树龄的3株;银杏树,台山寺内上百年的有1株。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