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知识 > 正文

西藏农牧学院的介绍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0 01:49:02浏览:16分类:教育知识

西藏农牧学院的介绍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原西藏农牧学院)是西藏自治区唯一一所集农牧林水电学科于一体、具有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资格的高等理工院校。学院创建于1971 年,其前身是西藏民族学院林芝分院;1978 年经国务院批准命名为“西藏农牧学院”;2001 年9月,与原西藏大学合并组建新西藏大学,目前两校处于“磨合”期。现设植物科学技术系、动物科学技术系、资源与环境科学系、水利电力与土木工程系、公共教学部、成人教育部和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等7个教学科研单位。

西藏大学简介 关于西藏大学简介

院校专业: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是 2005年7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原西藏自治区农牧学校和西藏自治区综合中专学校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的西藏唯一一所综合类高等职业院校。建校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自治区教育厅党组、教育厅的关心支持下,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院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办学实力逐步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院领导班子现有9人组成: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杨华同志,党委副书记、院长采守宽同志,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薛林虎同志,党委委员、副院长庄世宏同志,党委委员、副院长索朗欧珠同志,党委委员、副院长扎西巴珠同志,党委委员、副院长邓政洲同志,党委委员、副院长王勇同志,党委委员、副院长程晓盈同志。,学院现有西、北两个校区,一个教学点(教育城),一个实践教学示范基地和一个特殊教育基地,总占地面积 493.5亩(其中西校区160亩、北校区133亩、开发区B区实训基地177亩,开发区特殊教育基地23.5亩),校舍建筑面积15.12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43.2万余册。校内实训教学基地8个(包含实验实训室8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59个。,学院现设有党政办公室、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工作处、招生就业指导处、后勤服务中心、团委 7个副县级行政教学群团管理部门。设有宣传统战部(思想政治工作处)、纪检监察室、教学督导室、财务处、科研管理科、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强基惠民办公室(扶贫办公室)、安全保卫科(维护稳定办公室)、工会(离退休干部管理科)、图书馆、创新创业学院等11个直属科级机构。设有农业科学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旅游与文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机电工程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基础教育部、继续教育部9个二级学院(部)和直属学院的马列教研室。,学院现有党组织 42个,其中院党委下设9个党总支和32个党支部(教工党支部25个,学生党支部7个)。目前有党员455人(在职教工党员251人,占在职职工的66.23%;离退休党员81人;学生党员44人(占学生总数的0.89%);志愿者党员4人;暂未转出组织关系学生党员75人)。,学院目前开设 30个专科专业,涵盖了农林、畜牧、电力、建筑等八大专业类别,其中突破建设特色专业3个(电子商务技术、会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国家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4个(作物生产技术、旅游管理、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畜牧兽医),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园艺技术、市场营销、建筑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自治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个(汽车检测与维修、旅游管理),中央财政支持服务产业专业2个(计算机网络技术、设施农业与装备)和自治区级特色专业1个(作物生产技术)。,学院有教职工编制 380人,目前在编教职工379人(其中少数民族职工161人,占教职工总数42.5%),其中专技岗位315人(专任教师297人,教辅等专业技术人员18人),管理人员46人(其中4人为双肩挑),工勤人员18人。专技岗位中,高级职称87人,中级职称114人,初级职称105人,未定级9人,政治辅导员23人;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114人,本科学历230人。符合校级“双师素质”教师条件13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45.7%)。先后有3名教师评为国家优秀教师,1名教师评为自治区劳动模范,16名教师评为自治区优秀教师和教学能手,1名教师评为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2名教师评为全区优秀思政教育工作者;获得了1个国家级和1个自治区先进集体。,现有全日制在校生 5160人(其中西、北两校区4857人,教育城教学点303人),全校共有133个班级;成教学员1235人。截止到2019年8月,学院已累计为全区培养各级各类技能型人才19703人,“双证书”获取率达到85%以上,学生在全国各类技能大赛、创业大赛及其他大赛中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70多次。学院面向社会组织开展了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2500余人次。教师累计承担国家、省级和院级科研课题500余项,发表省级以上论文1500余篇。,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建校 13年以来,面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紧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脚步,秉承“厚德强技,笃学创新”的校训,围绕“科教兴藏、人才强区”战略,按照“3721”的发展思路(“3”即围绕三大产业,“7”即服务好自治区七大支柱产业,“2”即抓住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社会贡献度两个重点,“1”即实现专业建设为突破口),以“五型”职院(即:红色、明德、法治、书香、匠心职院)建设为抓手,实现“136”发展战略目标(即:“一年一提升,三年一突破,六年一跨越”)。全面启动“3+10”行动计划,努力提升学院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努力实现“123”的发展目标(即把学院建设成为“一个基地、两个中心、三个示范”),努力打造在西藏职业教育领域具有领军作用、在全国范围尤其是民族地区具有影响力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优质特色名校。,2009年10月,学院顺利通过全国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1年6月,通过示范校建设项目国家级验收,成为全国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财政部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典型应用示范点和自治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一所及全区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也设在学院。学院曾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院校示范基地、全国建筑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全国就业指导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其他信息:

西藏大学研究生专业主要包括汉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新闻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生态学、生物科学、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化学、环境科学、通信工程、土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交通运输、信息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

材料补充:

西藏大学学校简介:西藏大学是西藏自治区所属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04年9月成为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2013年5月列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3年7月成功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8年2月成为教育部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于1951年11月进藏部队创办的藏文干部训练班,历经西藏军区干部学校、西藏地方干部学校、西藏行政干部学校等发展阶段。1965年、1975年,为满足百万翻身农奴学习文化,建设新西藏的需要,学校又历经西藏师范学校、西藏师范学院发展阶段,开创了西藏师范教育的先河。为适应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经教育部批准,1985年7月学校正式更名为西藏大学。1999年以来,西藏自治区艺术学校、西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西藏民族学院医疗系、西藏自治区财经学校、西藏农牧学院先后并入西藏大学,步入了创办具有民族区域特色综合性大学的新阶段。2016年6月,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单独设置为西藏农牧学院。

学校现有纳金校区、河坝林校区、罗布林卡医学院校区和罗布林卡财经学院校区四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400余亩,建筑面积达46.16万平方米。现设有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医学院、艺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与外语学院、政法学院、教育学院、财经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家开放大学西藏分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留学生部)15个学院(部)。图书总藏量132.1万册,电子图书50.5万余种。

1、西藏大学(Tibet University),简称藏大,是西藏自治区所属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学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于1951年11月进藏部队创办的藏文干部训练班,历经西藏军区干部学校、西藏地方干部学校、西藏行政干部学校等发展阶段。1965年、1975年,学校又历经西藏师范学校、西藏师范学院发展阶段。1985年7月学校正式更名为西藏大学。1999年以来,西藏自治区艺术学校、西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西藏民族学院医疗系、西藏自治区财经学校、西藏农牧学院先后并入西藏大学。2016年6月,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单独设置为西藏农牧学院。

3、截至2021年4月, 学校有纳金校区、河坝林校区、罗布林卡医学院校区和罗布林卡财经学院校区四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400余亩,建筑面积达46.92万平方米;设有15个学院(部),开设53个本科专业;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在职教职工1156人;有各类在校生2.4万余人,其中普通本专科学生10127人,博士研究生166人,硕士研究生1566人,各类成人学生1.2万余人。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