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动物百科 > 正文

鹌鹑鸟怎么养 把握好其养殖技巧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9-12 20:20:45浏览:14分类:动物百科

鹌鹑体温高、呼吸心跳快,生长迅速,性早熟,产蛋多,因而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需求高,但由于身体小,消化道不长,消化能力不及其他禽类,因而在饲养过程还必须注意把好饲养关。

鹌鹑鸟怎么养 把握好其养殖技巧

1.能量的需要 鹌鹑在整个生命活动中,每天需从体表散发的热量约为62.76—66.94千焦。新陈代谢和采食、运动等需要消耗能量;生长和产蛋需要消耗能量。所有这些能量都来源于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部分蛋白质。但饲料中所含能量并不能全部被利用,一部分随粪便排出,一部分随体表散失。因而能量需不断地得到补充。

2.蛋白质的需要 鹌鹑蛋中含蛋白质12.3%,肉中含蛋白质22.2%,蛋白质是生命活动基础,是生长、繁殖和组织更新的主要原料,同时也是组成抗体的主要成分。

产蛋鹌鹑每天需要蛋白质5克左右,或日粮中需含蛋白质24%左右,生长鹌鹑的饲料应含蛋白质20%—24%,肉用鹌鹑的饲料应含蛋白质24%—25%。

3.无机盐的需要 无机盐在动物机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骨骼、组织器官的形成,都少不了无机盐,同时它能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据分析,鹌鹑体内含有18种元素,其中常量元素(体内含量大于0.01%)有钙、磷、钾、钠、氯、硫、镁;微量元素(体内含量小于0.01%)有铁、铜、锌、锰、碘、钴、硒、氟、铬、钼、硅。

4.维生素的需要 维生素是维持动物机体生长、生产、繁殖及健康所必需的。在鹌鹑体内脂溶性维生素一般不缺少,水溶性维生素体内很少贮存,必须在日粮中供给。

5.水的需要 鹌鹑整个机体含水量为70%以上,又是蛋、体液、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鹌鹑的消化吸收、排泄、调节体温、呼吸等均离不开水。如果缺水,新陈代谢就不能正常进行,水分丧失10%就会引起死亡,因而饮水必须保证。冬季应饮温水,以防鹌鹑肠胃受寒。

鹌鹑为什么见水就死

鹌鹑是可以在家养的,目前有很多人在家养鹌鹑,有的是将鹌鹑视为宠物当鸟来养,有的人是作为家禽来饲养可以收获鹌鹑蛋。想要在家养鹌鹑首先要了解鹌鹑的生活习性以及养殖注意事项,再根据家中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养鹌鹑。

鹌鹑的生活习性:性喜温暖、干燥、畏寒冷、怕潮湿。生长快,成熟早,繁殖率强,衰老快,孵出后饲养45-50天开始产蛋。食量小,代谢旺盛,鹌鹑每天能进食体重五分之一的饲料。胆小怕人,敏感易受惊,不宜放养。喜鸣叫。

需要准备的工具:鹌鹑不适合放养,所以要准备好饲养笼,并控制好生物密度。长60cm高30cm的笼子大约可以养3-5只鹌鹑。笼子要通风良好、空隙适宜、好打扫。

日常管护:第一,每天至少打扫一次笼舍,定期消毒笼舍鹌鹑排便频繁,如果粪便堆积会散发出异味。第二,笼舍至于光照充足、通风良好之处,最好一天有16小时的光照,但要避免雨淋和暴晒,还要注意避免家里别的宠物对鹌鹑产生惊吓。第三,及时给鹌鹑添加食物和水,及时更换干净的饮食以防疾病,家养鹌鹑饲料只要以谷物为主,例如玉米、小米,配以青菜等,也可以喂食一些蛋壳、海鲜壳补充营养,最好是一次添加一日所需的量。第四,及时收集鹌鹑蛋。第五,注意在各项日常护理时要动作轻柔,以免鹌鹑受到惊吓而受伤。

预防疾病:鹌鹑常患疾病有雏白痢、球虫病、溃疡性肠炎、白喉病、马立克氏病、大肠杆菌病、石灰脚病。但是这些疾病一般不会传染给人类,具体预防和治疗手段可以参见农林百科。

鹌鹑沾水后一般死于体温降低造成的疾病。如果鹌鹑羽毛打湿后无法及时干燥,又没有外部热源提供温度,当羽毛上的水在蒸发时,就会不断的带走鹌鹑本身的热量,当体温降低时,鹌鹑体内的免疫能力就会下降,病菌开始繁殖,最终导致生病死亡。

野生鹌鹑虽然分布较广,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其栖息地被人类占据,种群数量正不断减少。但是人工饲养的鹌鹑已经较为流行,因为鹌鹑体型娇小可爱,人们将鹌鹑作为宠物饲养,且鹌鹑较能繁殖,可以体验繁殖家禽的乐趣,鹌鹑肉、鹌鹑蛋均渐渐成为了大众美食。

鹌鹑的习性

1、鹌鹑是一种候鸟,常栖居于气候温暖的地方,是稚科中迁徙能力相对较弱的一种。其翼羽短,不能高飞和久飞,喜欢夜间迁徙群飞,迁徙时多集群。?

2、野生鹌鹑每年6月至7月份在新疆西部,内蒙古东部繁殖,然后向南迁徙越冬。每年的3至4月份迁飞回新疆、内蒙古等地繁殖,也有部分留在当地繁殖或局部迁移。?

3、鹌鹑比较喜欢温暖安静的生长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生长发育快、性成熟早、产蛋力也很强,但是受精率偏低、就巢性差,对外界的刺激也比较敏感。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