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知识 > 正文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师资队伍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0 02:50:28浏览:21分类:教育知识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一支在国内较有影响的、阵容强大、结构合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队伍,已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老中青结合、基础理论扎实、科研创造力强。

学院教师中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20多人,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0多人担任各类全国性学会、协作会的副会长、秘书长、常务理事等职,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老中青结合、基础理论扎实、科研创造力强,并热爱教师事业、潜心于教书育人与科研创新活动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89人,专任教师83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7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4.22%;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51人,占教师总数的61.45%。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 271人,全日制本科生872人。 林修果 教授(2011)

林修果(1949年——),男,福建罗源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1980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生班学习,1978年留校任教至今。现任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国家行政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行政管理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研究,先后主持编撰出版20余本专著、教材;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50余编;主持承担三项国家、省社科基金课题;获省社科二、三等奖四项。

杨立英 教授 (2011)

杨立英,女,教授,博士生导师。1954年7月生于福建闽侯。1987年至今历任福建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经法学院总支副书记、书记,经济学院书记、公共管理学院书记,并任福建师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副教授、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等职。杨立英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始终专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形成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学术界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7项。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高校理论战线》、《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教育研究》、《理论前沿》、《中国教育报》(理论版)、《东南学术》、《福建论坛》等全国性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全文转载。专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42.6万字),获福建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专著《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一作者,36.9万字),被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鉴定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研究成果,获福建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苏振芳 教授(2011)

苏振芳,男,1948年生于福建泉州惠安,1975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1979年9月至1980年8月在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师资进修班学习,198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课程进修班学习。1983年任讲师,1988年晋升副教授,1995年晋升为教授,先后担任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导师和导师组组长。1998年创办社会学硕士点,任导师和导师组组长。1992年6月至1998年2月先后担任政治教育系副主任、经济法律学院副院长。2003年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生导师,和导师组副组长。2005年任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学科带头人。2002年任省级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学科带头人。1998年4月和2003年3月分别当选为中共福建师范大学委员会第四届、第五届委员。1998年3月至2005年7月任福建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2005年8月起任福建师范大学改革与发展研究室主任。1999年起兼任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苏振芳教授还先后被评为福建师范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1987年)、福建师范大学优秀教师(1989年)、校科研工作先进个人(1991年、1997年)、福建省师范教育工作优秀教师(1997年),福建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先进工作者(省人事厅、省委宣传部2000年颁发)、全省基层社科联先进工作者(2002年)等光荣称号。

潘玉腾 教授(2011)

潘玉腾,男,1965年7月出生,198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991——1992年在南京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参加助教进修班,修完研究生课程。1994年晋升讲师,1998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03年破格晋升教授。现为福建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社会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吴宏洛 教授(2011)

吴宏洛(1963-),女,福建福州人,教授,硕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获学士学位。2003年获浙江大学法学硕士学位。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在读博士。现任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研室主任,劳动与社会保障和经济思想史两个硕士点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社会保险学会社会保障教研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和谐社会研究会副秘书长、福建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会经济学分会副会长、福建省医保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价格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妇女理论研究会理事、福建省人才研究会理事、福建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理事等职。2000年以来,主持并完成15项省部级社科研究项目。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多篇文章被国家级权威期刊转载,并获多项学术科研奖。专著《中国就业问题研究》获福建省政府颁发的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年获福建师范大学“师德之星”荣誉称号。 2007年授予校”教学名师“。

侯西安 教授(2011)

侯西安(1964—),男,陕西西安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委员会理事,福建省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1990年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毕业,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99年获得南京大学哲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哲学的研究。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级学科硕士点学科带头人,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省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省级研究项目两项,参加国家“九五”重大委托项目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参加省级和省会市级项目十五项。分别获得省级社会科学三等奖和鼓励奖一项,福州市社会科学二等奖一项,省五部委联合奖励三项等。发表科研论文30篇,其中4篇为中国人民大学图书资料中心全文复印转载,一篇列为目录索引。完成学术专著两部,近60万字,合著一部,参加撰写两部,共完成近40万字。

何贻纶 教授(2011)

何贻纶(1950-),男,祖籍福建晋江,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1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政治教育专业,获学士学位;1987年6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业研究生班,次年通过论文答辩,获硕士学位。现任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科学社会主义、国际政治学等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苏共的学风与苏联剧变》、《国家安全理论与管理机制研究》、《二战结束以来苏联维护国家安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在《政治学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等国家级和省级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国家安全研究》,先后主编《世界经济政治与当代国际关系》、《当代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世界经济政治与当代国际关系》、《邓小平理论论纲》、《当代资本主义》等教材多部;获福建省人民政府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5年)、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3年)、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9年);2004年获“福建省优秀教师”称号。

张铃枣 教授(2011)

张铃枣(1963—),男,福建永春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师范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负责人,福建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副秘书长。1985年获得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学位,1990年获得厦门大学哲学硕士学位,2009年获得福建师范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政治哲学与行政伦理的教学与研究。行政管理专业、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生导师。承担本科生课程《领导科学》的教学任务;研究生课程《行政伦理》、《公共管理伦理》、《政治哲学专题研究》的教学任务。主持和参与多项省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在《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伦理学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30多篇,学术专著1部,主编及参编教材4部。

曾盛聪 教授

曾盛聪,男,1973年10月生,福建永定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96、1999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分获学士、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博士学位。2006年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第七批),2006年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首届)。2006年获福建师范大学“十佳”青年教师科研先进个人;2008年获福建师范大学“十佳”青年教师;2008年获福建省自学考试优秀教师。2005年晋升副教授(破格),2010年晋升教授(破格)。主要从事政治哲学与伦理、公共管理伦理、公民道德教育、伦理学与思政教育原理的研究。主要兼职有:福建省伦理学会秘书长等。

柴宇平 教授(2011)

柴宇平 ,男,出生于1955年7月20日,198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研究生学历。现为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社会兼职: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理事,福建省科学社会主义暨国际共运史学会秘书长。教学与科研:承担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主要有《政治学》、《国际政治》、《政治社会学》、《西方社会学说专题》等。先后出版和主编学术著作及教科书7部。发表论文30多篇,科研成果先后获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和福建师大优秀成果奖。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招生咨询电话:0591-22867862)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16年建校的私立福建协和大学教育学系,后几经合并组合,由50年代初的福建师范学院教育系发展而来。学院现设有教育学系、学前教育系、心理学系、教育技术系和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学研究所、心理指导中心等。2007年,学院被国家人事部、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学院现有教职工94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76人,教授18人,副教授24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20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55人。学院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有4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入选者1人,省级人选入选者3人;普通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6人;省级教学2人,校级教学3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省“三育人”先进个人1人,校师德之星4人,校“三育人”先进个人4人,校“十佳青年科研先进个人”2人。

 学院现有教育史、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两个博士点,在读博士生9人;拥有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含教育学原理、比较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学、成人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10个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基础心理学、教育经济与管理3个硕士点和教育硕士(教育管理、小学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学三个方向)、高校教师硕士(教育史、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MPA硕士点各1个,在校各类硕士生366人。学院有4个本科专业:教育学(1954年始招,下同)、教育技术学(1979年)、学前教育学(1986年)、心理学(2000年),其中心理学专业为校级品牌专业,在校本科生630多人。除了承担各类学生教学任务外,我院还担负本校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等公共课的教学任务。

 学院拥有1个省重点高校建设项目(福建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创新研究),2个省级重点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1个校级重点学科(比较教育学),办有学术期刊《中外教育》。教科院成立后,教师的综合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数量多、质量好、层次高。2004年以来,学院共承担各级各类项目71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10项;出版各种著作86部,发表论文667篇,其中A类文章13篇,B类文章55篇,CSSC上发表128篇;获得各级各类奖项35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项16项。五年来,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360多人次,其中派出学者进行学术交流达300多人次,多次主办或承办高级别、高层次的大型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在教材建设中,我院《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被列为“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心理学教程》、《有效学校》、《解读教与学的意义》三本教材被评为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在课程建设中,我院《高师公共教育学与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课程与教学论》、《心理咨询与治疗》为省级精品课程,《教育(心理)统计与测量评价学》、《学前教育学》、《中国教育史》、《教育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摄影技术与艺术》为校级精品课程;在教学团队建设上,我院“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学团队”为校级教学团队;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上,“心理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省级实验区,“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校级实验区;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上,“心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省级教学示范中心。

 在雄厚师资的支撑下,我院学生科技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近五年来,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各种竞赛、比赛中共获得奖励45项、省级奖励70多项。其中,在2004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铜奖;在2005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中获得三等奖,在2005年全国大学生首届艺术展演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共8个奖项;在2006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铜奖;2007年又获得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二等奖和省一等奖各一项的好成绩,储曼曼在省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08年,2005级梁迪等同学获得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银奖,这是我校参加挑战杯获得的奖项;值得骄傲的是,我院在2008年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中,2006级李建明等同学获得全国一等奖一项、全国二等奖两项的好成绩,这是我校大学生第一次参加全国智能机器人比赛;在2008年福建省大学生艺术节中,我院黄嬉、陈李鹏同学两件作品获得省一等奖并进入国赛,林莹莹同学获得省二等奖。

 我院本科毕业生有较高的就业率,2005年以前四个师范专业就业率达100%,2006届各专业平均就业率为97%,2007届各专业就业率为97.27%,2008届各专业就业率为97.37%。学院现有的四个本科专业(教育学、学前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为省内同类专业的专业。

 目前,我院作为福建省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改革研究的基地,正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省重点高校建设项目为平台,以省、校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为把我院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而努力。

 (一)教育学类专业本专业学生在二年级分成教育学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

 教育学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能够胜任各级师范院校的教学、中小学校教育科研、教育科学研究单位科研、各级教育行政管理等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1、专业基础课程:教育通论、普通心理学、高等数学等。2、专业主干课程: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小学教材教法、教育管理学、课程论、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德育原理等。3、非主干课程:教育论著选读、教师口语、教育测量与评价、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法学、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管理心理学等。

 专业优势:1、本专业的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教学评估能力和教育教学管理能力。2、了解教育理论前沿知识及国内外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熟悉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政策法规,以及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是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能胜任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等方面的教学。3、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并能进行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

 就业趋势:1、教育类:高校及各级中小学教师、高校辅导员、教育教学评估机构、教育教学管理者、教育类新闻媒体工作。2、科研类:科研机构、课程开发与研究人员。3、其他: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员、远程教育开发与策划、家政等机构咨询员、人力资源管理员及员工培训师等。

 学前教育专业本专业培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家庭教育的指导和科研人员以及其他机构教学、研究人才,并为东南亚国家培养合格的从事汉语教学工作的幼儿教师。

 主要课程:1、专业基础课程: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2、专业主干课程: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家庭教育学、幼儿教育科学研究、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幼儿游戏理论、中外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评价、幼儿语言教育、幼儿数学教育、幼儿科学教育、幼儿音乐教育、幼儿美术教育、幼儿健康教育等。3、专业技能课程:琴法、声乐、幼儿玩具制作、幼儿舞蹈、幼儿舞蹈创编技法、Authorware课件制作等。

 专业优势:1、办学历史悠久。本专业创办于1984年,办学经验丰富,是全省办学最早的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也是目前全省一所研究生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2、专业素养较高。本专业学生在注重教育学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较为扎实地掌握了声乐、舞蹈、美术等方面技能。3、实践能力较强。本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幼儿观察评价能力、幼儿心理指导与咨询能力及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能力,同时还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就业趋势:1、教育类:0-3岁亲子园、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中学幼师班、进修学校的教师及对外汉语教学人员等。2、管理类:幼儿园行政管理人员、教育系统管理人员。3、咨询类:早教机构心理咨询与辅导人员、妇幼保健机构咨询与辅导人员。4、其它:玩具设计研发人员,报社、杂志社记者、我,少儿节目策划和主持人员等。

 (二)教育技术学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复合型人才。能胜任各级学校《信息技术》课程、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以及各类院校的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工作、各级电教馆、高校教育技术中心教育技术开发和管理、校园网络建设和管理等工作。同时,也可以到企事业单位从事教育培训工作,到宣传部门从事影视制作及编导工作,到信息产业部门从事应用性研究与开发工作。

 主要课程:1、专业基础课程:教育技术导论、教育传播学、通用技术导论、模拟和数字电路基础、普通物理等。2、专业主干课程:教学系统设计、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计算机辅助教育、教育电声系统、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电视教材设计与制作等。3、专业技能课程: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与开发、摄影艺术技术、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VisualBasic、VisualFoxPro等)、网页制作技术、网络数据库及其管理等。

 专业优势:1、本专业是在传统教育理论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形成的一个文理渗透的热门专业。2、本专业整合了相关教学原理、技能基础等学科知识,学生具备系统规划和设计解决教学问题方案的能力、培养能胜任学校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人员。3、本专业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参加兴趣小组活动不断提高动手能力,能开发相关硬件及软件。4、本专业学生具备用数字媒体进行交流、培训和知识管理的能力,是当前的“数字白领”。

 就业趋势:1、教育类:中小学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课程师资、校园网管理人员;各级电教馆、高校和普教的教育技术工作(或教师培训工作);各级各类学校(含师范学校、中等职校)的教育技术课师资;2、跨领域:教育系统设计(教学软件的系统化分析、设计和评价)与现代教学媒体(包括软、硬件环境,课件制作)的设计与开发;远程教育中学习资源、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建设;3、IT/音像技术领域:广播电视系统、信息传媒公司中广播电视节目和网上栏目的创意、策划和编制;IT技术人员(如程序开发、网站设计、网络管理、电脑美术音乐等)。

 (三)心理学专业为我校本科品牌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专业素养,能胜任在大中专、中小学从事心理学教学、咨询和研究工作,能够在科研部门从事专门的心理学研究,为政府、企业提供心理学服务,可以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课程结构

 本专业在课程结构上突出体现“理论+技术+实践”、理论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主要专业课程模块有:

 1.专业基础课程:普通教育学、心理学导论、教育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史、教育与心理统计学、SPSS统计方法、教育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生理心理学等学科通识课程;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

 2.专业方向及特色课程:学习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人事测评与甄选、员工培训、工作心理学、公共关系学、市场调查与研究、组织行为学、经济心理学等。

 3.实践环节课程:专项专业技能训练、专业实习、教育实习、社会实践等。

 三、专业特点

 本专业为全省第一个心理学专业,全省第一个师范类心理学专业,是目前全省一个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完整培养体系的心理学专业。

 本专业属于集“新兴”、“边缘”、“交叉”、“应用”于一身的学科专业;为中小学心理教师培养所急需的学科专业;为全省培养中小学心理学工作者且能兼顾其他心理学领域的专业。心理学专业属21世纪热门专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本专业是福建师范大学品牌专业,2008年被评为福建省高等院校特色专业。

 四、师资队伍

 本专业是目前我省师资力量最为雄厚的心理学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拥有3名博士生导师,7名教授,8名副教授,多名拥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

 五、就业趋势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高校辅导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等工作;从事社会执业心理咨询,医院和诊所协助心理咨询和治疗等工作;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工作;为政府、社区提供相关的心理学服务;在企业单位从事心理辅导、心理援助、人才中介、企业咨询、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市场调研等工作。也可以在相关部门或机构从事心理学的研究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有良好社会声誉并在服务基础教育方面有较大影响。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全社会心理卫生事业的发展,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值得期待。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