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经典阅读:萧红《呼兰河传》:一串寂寞而凄婉的歌谣(一)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10-10 14:06:30浏览:16分类:文字大全

萧红的作品里,最喜欢的还是她的小说《呼兰河传》。在结尾,她写道:

在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工夫会变出来一匹马来,一会工夫会变出来一匹狗来,那么变着。

经典阅读:萧红《呼兰河传》:一串寂寞而凄婉的歌谣(一)

这一些不能想象了。

听说有二伯死了。

老厨子就是活着年纪也不小了。

东邻西舍也都不知怎样了。

至于那磨房里的磨官,至今究竟如何,则完全不晓得了。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这样的文字,在文中比比皆是,读来令人伤感、心痛,有一种无法言传的孤寂之感。而能写这样文字的女子,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萧红,原名张廼莹,“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幼年时在祖父的关爱下得以度过欢快童年。祖父去世后,亲情寡淡,恋情之路坎河。一生渴望爱与被爱,能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却又一直颠沛流离,无枝可依,一次又一次被抛弃。

初恋情人是表哥陆振舜,19岁的萧红逃出家门去北平读书与已婚表哥同居。第二年陆迫于经济压力,放弃海誓山盟抛弃萧红回家。萧红无奈回家却被父亲囚禁,再度逃去北平,未婚夫汪恩甲追到北平,二人一同回哈尔滨。

汪恩甲的哥哥汪大澄不满萧红去北平读书,代弟弟解除了与萧红的婚约,萧红到法院状告汪大澄。汪恩甲为了顾及哥哥的声誉,违心承认解除婚约是自己的主张。输掉了官司萧红回到呼兰,被迫与外界隔绝。不过,萧红后来还是原谅了汪恩甲。随后,对家庭毫无留恋的萧红再次出逃到哈尔冰,与汪同居。汪家得知二人同居,断掉其经济来源,汪抛弃已孕的萧红。

挺着大肚子的萧红无柰求助于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主编裴馨园,结识萧军。萧军被她的一首小诗所打动,

“ 那边清溪唱着,这边树叶绿了,姑娘呵,春天来了!去年在北平,正是吃青杏的时候,今年我的命运比青杏还酸? ”

这段贫苦但甜蜜的共同生活为萧红迎来了创作的黄金期。

然而,几年后,感情粗疏、性格暴躁,有严重的大男子主义和士大夫习气的萧军,与她之间的矛盾越来越重,最终分手。

此时萧已怀有萧军的孩子。

后来,萧红又遇到了温良东北作家瑞木蕻良,并冒着众人的白眼和瑞木蕻良结合在一起。本以为,漂泊的心终于有了停靠的港湾,却不料软弱的端木几次抛下最需要依靠的萧红,日军轰炸武汉时独自前往重庆,香港沦陷时独自逃亡。

萧红的一生是被家庭、爱情和社会所放逐的一生,她是一个身体与心灵的流浪者,对自由的追逐者,对爱情的渴求者,短暂的尘世之旅遍布爱的幻灭和悲哀。弥留之际,她流着泪写道“ 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

31岁萧红因病逝世,在短暂的八年创作生涯中,留下了60万字的文学财富,是一个在文学上做出独创性的作家,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她的小说文体特征鲜明,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风格明丽,凄婉,又内含英武之气,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等。

阅读史对萧红的影响

《白面孔》(萧红)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U6uL2LUc1MW_Dg08wGGKYg

提取码: ksfc ?

书名:白面孔

豆瓣评分:7.7

作者:?萧红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品方:?凤凰壹力

副标题:?萧红散文集

出版年:?2015-10-1

页数:?352

内容简介

本书为萧红散文合集。有《天空的点缀》《祖父死了的时候》《孤独的生活》等,囊括了1936年版《商业街》、1940年版《萧红散文》等散文集中几乎全部文章,并收入萧红纪念鲁迅的《记忆中的鲁迅先生》等随笔。“只有散文,才是生活的真实面孔。”正如昆德拉所言,散文描摹着真实的生活,在这部散文集里可以看到人间烟火中的萧红本人。她与萧军同居商市街,求告无门,饥寒交迫,隆冬里买不起生火的木柴,连喝一杯热浆汁的钱都没有,甚而一夜数次起念要偷对面人家门上挂着的面包。他们做过家庭教师,画过影院广告牌,去参加集体活动蹭吃喝,他们游荡,吵架,喝醉后躺在地板上哭。及至勉强出版了作品集,却遭到查禁,被日本宪兵队逮捕的恐惧折磨着他们,“白面孔”便是这一时期萧红和左翼文艺激进分子惊惧状态的真实写照。

作者简介

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1911年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本名张乃莹,后曾用笔名悄吟、田娣、萧红等。1930年逃婚离家,两年后结识萧军,走上写作之路。1933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并与萧军合作出版第一个集子《跋涉》,随即遭禁。1934年逃离伪“满洲国”,一年后在鲁迅支持下出版成名小说《生死场》,引起文坛重视。前后共发表与出版百余篇短篇小说和散文,此外还涉及诗歌、剧本、书信等多种体裁的创作。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赴香港,完成其最著名的中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长篇小说《马伯乐》。1942年在香港的战火中,疾病加庸医误诊,因而逝世,享年31岁。她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悲苦并极具传奇性的一位。

增长知识。阅读史对萧红的影响是很大的,使萧红在早年间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为以后的工作做出了良好的铺垫。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祖籍山东省聊城市莘县董杜庄镇梁丕营村,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改名为张廼莹(一说为:张乃莹)。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