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十年学文言文阅读答案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10-10 15:30:01浏览:12分类:文字大全

1. 求10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1、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 “太后”及其他。

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

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诏 ②奇 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②即以其言应诏 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 2、神童庄有恭 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

③神格:神条与气质。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

⑥火卒:军中伙夫。 文化常识 象棋。

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

“象棋”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魂》中,自秦汉至唐初,象棋中只有将、车、马、卒四个兵种。唐时加了“炮”,到北宋时加了“偏”、“禅”,相当于“士”、“象”。

至北宋末南宋初,中国象棋才真正定型:一副象棋32枚子,分将、士、象、兵、车、马、炮。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署 ②适 ③弈 ④对 ⑤夸 2、翻译:①诸役以其幼而忽之 ;②遽诘之曰 ;③庄以实对 ;④何难之有! 3、曹植聪慧 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

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请人?”时邺笔立成,可观。

太祖甚异之。 注释①《诗》、《论》:指《诗经》和《论语》。

②赋:古代的一种文体。③太祖:指曹操。

④论:议论。⑤邺: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

⑥铜雀台:曹操在邺城所建的亭台。 文化常识 文学家曹植。

曹植是曹操的儿子,字子建。他从小颖悟,从上文看,十多岁时读过的书已相当多,而且文章也写得不错了。

因富于才学,早年曾受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于是引起了其兄曹丕的忌恨。曹丕称帝后,曹植更受猜忌,郁郁而死。

他的诗歌多为五言,前期少数伤口反映了社会的动乱与自己的抱负,后期则表现自己的苦闷心情。今有《曹子建集》。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顾 ②悉 ③将 ④诸 ⑤援 2、翻译:善属文 ;②奈何请人 ;③太祖甚异之 3、理解:“可观”的意思是什么? 4、默写《七步诗》。 4、鲍子难客 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

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吧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

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

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人取可食者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囋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 注释①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

②祖:古人出远门设宴祭路神叫“祖”。③繁:毓。

④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⑤蚋:一种吸血的小虫。

⑥囋:叮咬。 文化常识 食客。

春秋战国时期凭一技之长投靠贵族的人叫“食客”。权贵人家为了网罗人才及显示实力,多的有食客三千,少的也有数百。

在食客中有的善出谋划策,有的善外交辞令,那些擅长于偷鸡摸狗的有时也能成为食客。食客中凭才能大小区分等级。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和 ②亦 ③并 ④类 2、翻译:①天之于民厚矣 ②不如君言 ③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 3、题目“鲍子难客”中的“难”,解释为 。 5、曹绍夔捉“怪” 洛阳有僧,房中有罄,日夜辄自鸣。

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

绍夔与僧善,来问疾,僧俱以告,俄,击斋钟,罄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可设盛馔,当为除之。”

僧虽不信绍夔言,然冀其有效,乃具馔以待之。夔食讫,出怀中锉,锉罄数处,其响遂绝。

僧苦问其所以,绍夔云:“此罄与钟律合,击彼此应。”僧大喜,其疾亦愈。

注释①罄:一种打击乐器。和尚用来作佛事。

②术士:有。

2. 阎百诗勤学成才文言文阅读答案

答案

1、(1)这样(2)看

2、幼时接受学习(教育),书要读上许多遍,才大致顺口。

3、“暗记不复出声”者十年。

4、克服困难,努力不懈,就能获得成功

翻译

阎百诗先生是国中的经学大师,记忆力非凡。但是他的天资是非常愚钝,小时候读书,背诵上百遍才略微明白,他的身体又容易生病,他母亲不让他读书,他就暗暗记着不张口。就这样过了十年,一天,突然觉得豁然开朗。再看以前所读的书,一点都没有疑惑的地方。这是因为辛苦地堆积精力才会这样。世上的人以自己的愚笨而退缩。或者以自己生病为借口而荒废学业的人,和百诗先生相比,应该明白这是很惭愧的了。

3. 阅读文言文

1.B 2.D 3.略 4.取信于民5.例:从四个方面表现鲁庄公的不“鄙”: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知人善用,用人不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1.分 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B错,“鄙”为“目光短浅”。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2.分 析:读懂文章,根据语境,弄清例句中“之”字词的意思来判断答案。

可用反选排除法,AB中的“之”为代词“他”,B中的“之”是动词“去、到”,答案为D。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3.分 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狱”“虽”“察”“以”“情”,最后疏通句子。

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4.分 析:本文为所学名篇,本问题为学习老师重点讲解的问题,根据所学所记直接回答即可。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5.分 析:根据文中鲁庄公的行为表现,从其善于听从别人意见,虚心求教方面来概括即可。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

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十年”用文言文如何表达

“十年”用文言文可以说成:十载。

十载中“载”字的意思为:年,拼音为:zǎi。

十载有两层意思,分别如下:

1、指十年。

2、不是特指十年,而是指长时间、长期。如:十载寒窗,就是指长期苦读。

扩展资料:

载的意思为年时,引用的古文如下:

1、朕在位七十载。——《书·尧典》

白话译文:朕当了70年的皇帝。

2、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史记·文帝本纪》

白话译文:汉朝兴盛,一直到孝文一共有四十多年。

3、甘销沉于二十载,风雨之鸣不己。—— 明《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夫妇诰》

白话译文:销戟沉没了二十年,风风雨雨都不曾停止。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

1、而:表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修饰、因果关系。且:相当于“啊”

2、何:什么;怎么样;哪里;多么;为什么;怎么;啊;通“呵”,喝问。若:如同,像

3、乎:表疑问;相当于“吗”;表感叹;表祈使或命令,相当于“啊”“呀” 。所:也

4、乃 :你,你的;他的;此,这;这样,如此。

5、其:他(的),她(的),它(的);其中;难道;怎么。

常见的虚词还有:也、则、以、者、因、之、为、于、兮、焉、与、莫等。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载

搜狗百科-文言文

5.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B 朝廷赐给他金帛,苏轼推辞了.辞:拒绝.(2)B A①我②的;B用、拿;C①想法②我,D①表承接②却.(3)C“又为自己求来一个额外的官职”错误,苏轼没有向韩琦要官.原文为“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轼闻琦语,曰:‘公可谓爱人以德矣’”.(4)①“比冠”,到二十岁;“博通”,精通;“属”,写;“好”,喜欢.译文为: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②“出”,出了城;“动摇”,动摇民心;“谁与”宾语前置,和谁.译文为: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富民们如果都出了城,就会动摇民心,那我还和谁来守城呢?答案:(1)B(2)B(3)C(4)①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②富民们如果都出了城,就会动摇民心,那我还和谁来守城呢?参考译文: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很有感慨,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答应吗?”程氏说:“你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不久读《庄子》,感叹说:“我从前有的见解,嘴里不能说出,现在看到这本书,说到我心里了.”治平二年,入朝判登闻鼓院.英宗在做藩王时就听到他的名声,想用唐朝旧例召他进翰林院,任知制诰.宰相韩琦说:“苏轼的才能,远大杰出,将来自然应当担当天下大任.关键在于朝廷要培养他,使天下的士人无不敬畏羡慕而佩服他,都想要朝廷使用他,然后召来加以重用,那所有的人都没有异议了.现在突然重用他,天下的士人未必以为正确,恰恰足以使他受到牵累.”英宗说:“姑且给他修起居注如何?”韩琦说:“起居注和知制诰地位相近,不可马上授予.不如在馆阁中较靠上的 *** 授予他,而且请召来考试.”英宗说:“考试不知他能否胜任,像苏轼会有不能担任的吗?”韩琦还是不同意,到试了两篇论,又列入三等,得到了直史馆的职位.苏轼听到了韩琦的话,说:“韩公可以说是靠德行来爱护人的呀.”适逢苏洵去世,朝廷赐给他金帛,苏轼推辞了,要求赠父亲一个官职,于是赠光禄丞.苏轼(到徐州赴任),有洪水决堤要淹没曹村,富民们争着要逃出城避水.苏轼说:富民们如果都出了城,就会动摇民心,那我还和谁来守城呢?只要我在,水就绝不会冲了城.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将卒长呼出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为我尽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逃走,我们这些小人一定效命于您.”于是率领众人拿着畚锸出城,从东南方向筑起长堤,首起戏马台,一直到城门口.雨日夜不停的下,但城却没有沉.苏轼住在那上面,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让官吏们分别守在各个地方,士兵们全都出了城.做了木岸,以防洪水再至,朝廷很赞赏他.。

6. 任末好学 阅读答案

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静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字词解释;

1.任末:字叔本,东汉繁人(今属成都市新都县),少习《齐诗》,学识渊博,游京师,教授十年。2.笈(jí):书箱。3.或:有时。4.庵:茅草编制成的小屋。5.荆:这里指荆的枝条。6.麻蒿(hāo):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7.悦:敬佩。8.易:交换。9.诫:告诫。这是他临终时对他弟子说的话。10.负:背负。11.题:在……上写。12.终:死,绝。13.犹:还。 14.克:挤,榨。15.静衣:“静”,通假字,通“净”。指干净的衣服。16.夫(fú):句首发语词。

译文;

任末十四岁,没有固定的老师,背着书籍去拜师,不怕(一路上的)危险困阻。常常说:"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取得成就呢?"有时靠在林木下,编白茅为茅草小屋,削荆条制成笔,刻划树汁作为墨水。晚上就在星月下读书,遇上没有月亮的黑夜,他便点燃麻秆、蒿草之类取光,看书有领会的时候,写在他的衣服上,用来记住这件事。学生们钦佩他的勤学精神,常用洗净的衣服换取他写满字的衣服。不是圣人的话不看。他快死时告诫说:“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像活着;不学习的人,即便是活着,也是庸碌无能。”

启示;

今天我们学习的条件比古人好,我们更加应该学习任末苦学的精神,更应该学习他那种刻苦学习,发奋图强积极向上的精神。

7. 任末勤学阅读答案

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

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③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⑤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⑥自照。

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⑧之。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⑨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⑩。”任末14岁,背着书籍跟从老师学习,不怕艰难险阻。

他常说:人如果不学习,那凭借什么成功呢?他贫穷无家,有时依靠在树木的下面,编织茅草做成小屋。把荆棘削成笔,用树汁当墨水。

夜晚就用星星和月亮的光照着看书,昏暗时就捆绑麻蒿点燃照明。平日里每当看书看到领会意义时,便把心得写在衣服上,用来记下这事,其他人都佩服他能刻苦勤学,经常用干净的衣服跟他交换。

临死时告诫后人说:“一个人热爱学习,即使死了还像活着一样;(要是)不学习,即使活着也只能算行尸走肉罢了。”①任末:人名。

②笈:书箱。③或:有时。

④庵:茅草小屋。⑤荆:灌木名。

⑥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⑦悦:敬佩。

⑧易:交换。⑨虽:即使、⑩耳:罢了。

2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或依林木之下(有时) B.暗则缚麻蒿自照(捆扎) C.负笈从师(背) D.夫人好学,虽死犹存(虽然)2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l)人若不学,则何以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常以净衣易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这篇短文给你什么启示,请简要回答。(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9、D 30、(1)人如果不好好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就事业? (2)(门徒)经常用干净的衣服跟他交换。

31、学习贵在勤奋。

8. 任末好学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任末好学勤记

任末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缚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或依林木之下: 或

⑵更以净衣易之: 易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

3、任末“非圣人之言不视”对你的启发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

参考答案:

1、⑴ 有时 ⑵ 交换,换

2、(他)经常说做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来办成事情(成才)呢。

3、读书要有选择,要选读名人的好书

1. 求九年纪语文下册的文言文比较阅读

考题回放] (浙江省金华市2003年中考题) 三、文言文阅读(共22分。

第20、21题各3分,其他每题4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20—25题。 [甲]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与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直使楚矣。”

[乙]高缭仕①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②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陋③之人,四维④之然后能直。

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⑤吾过,是以逐之也。” 注释:⑴仕:旧称做官为仕。

⑵事夫子:侍奉晏子。⑶仄陋:狭窄浅薄。

⑷维:维系。引申为辅助。

⑸弼:纠正。 20.下面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引进) B. 其义可乎(义务) C. 故直使楚矣(只得,只好) D. 晏子逐之(他,指高缭) 21.下面句中加点的“使”与“齐命使各有所主”中的“使”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晏子使楚 B. 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C. 使子为使 D. 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文言句子。

(1) 然则何为使子? (2) 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吾过,是以逐之也 。 23. [甲]文中楚王为什么说“齐无人耶?使子为使”? [乙]文中“左右”为什么认为逐高缭是不义的? 24. [甲]文中晏子为什么要说自己是一个“不肖者”? 〔乙〕文文晏子中为什么要说自己是一个“仄陋之人”? 25. 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比较阅读方法] 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是“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是指通过比较阅读,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找出两文的共同的特点,揭示一般规律;同中求异则是从现象入手,分析、剖析材料,弄清各自表达的内容,找出各自的个性,揭示个性特征。考生在比较阅读中可以激发思维的创造性。

比较阅读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积极思维的过程,同学们在考试时可以分三步进行: 1、认真阅读文言语段,整体把握文言语段的主要内容。先浏览全文,明确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作者的看法。

接着排除不需要翻译的人名、地名、官名等,分析其关系,以便能更准确地理解。 2、认真分析题目要求和比较的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文字,逐项进行“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

比较时要根据文言语段、题目以及作家作品的情况,进行分析。如在回答词义、句意及用法时,要从与之相关的语句分析和试题的考查点入手,找准答题的切入点。

同时要注意文段的出处、注释、备选备答项的相互联系,寻找突破口。这样可以化难为易,事半功倍。

3、联系全文,整体分析,按题目要求,将比较阅读的结果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答题时尽量用上原文原句。

并注意知识的迁移、拓展和创新 。 [解题思路点拨] 第20题和第21题都是积累题,考查平时积累的文言知识,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

解释文言实词,必须考虑词的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并联系上下句来理解。这两题都是选择题,要学会先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要求的选项。

第22题是翻译题。文言文的翻译要遵循三个原则:“信”(忠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达”(翻译出来的现代文表意通要明确、语言要流畅、语气不走样)、“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表达出来)。

翻译的方法有①“留”(保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职称等照录不翻译)、②“补”(增补应补出的省略成分)、③“删”(删除不译的词)、④“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④“调”(翻译时,有些句子的词序需要调整)等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第23、24题都是阅读理解题,考查对文段中重点句子和重点词语的理解。

理解文段中某个词或某句话究竟为何意,一定要紧扣全文的题旨,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确说话者说话的语境和的目。如第23题[甲]楚王说话的语境是:楚王想让晏子从小门入从而羞辱晏子的计谋失败后,对眼前的身材矮小的晏子说的。

再联系当时楚国强齐国弱的背景,答题的准确率就高。能用原文原句回答的,尽量用原文原句回答,如第23题的[乙]题。

第25题阅读评价题,是对文中人物的评价。评价人物必须结合人物的言行,筛选文段中的重要信息,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显然,甲乙两文的作者对晏子的言行都持肯定态度,表达赞美之情。甲文重于晏子“对外”的说话艺术,乙文重于晏子“对内”的用人艺术。

[参考答案]20.B 21.C 22.(1)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会派你当使臣呢?(2) 现在他侍奉我已经三年了,还没有纠正过我的过失,所以要辞退他。 23.[甲]文:楚王意在恶意侮辱齐国和晏子。

[乙]文:事夫子三年,曾无以爵位。24. [甲]文:说楚王德才不好(或批驳、羞辱楚王)。

[乙]文:意在指责高缭未好好扶助自己(或为了说明辞退高缭的原因)。 25. 是一个能言。

2. 求九年级上的古诗和文言文

古诗:(1)《观刈麦》白居易 (2)《月夜》刘方平 (3)《商山早行》温庭筠 (4)《卜算子 咏梅》陆游 (5)《破阵子》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 (6)《浣溪沙》苏轼 (蔌蔌衣巾落枣花) (7)《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 (8)《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9)《山坡羊 骊山怀古》张养浩 (10)《朝天子 咏喇叭》王磐 (11)《望江南》温庭筠 (梳洗罢) (12)《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 (13)《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 (14)《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15)《破阵子》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 文言文:(1)《陈涉世家 》 司马迁 (2)《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3)《隆中对》(陈寿) (4)《出师表》(诸葛亮)。

3.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目录

第—单元阅读1《沁园春·雪》2《雨说》3《星星变奏曲》4《外国诗两首》《蛔蛔与蛐蛐》《夜》教案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雨的诉说 第二单元阅读5《敬业与乐业》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7《两则》8《致女儿的信》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笑着面对生活第三单元阅读9《故乡》10《孤独之旅》11《我的叔叔于勒》12《心声》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青春随想第四单元阅读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5《短文两篇》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综台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好读书,读好书第五单元阅读17《智取生辰纲》18《杨修之死》19《范进中举》20《香菱学诗》写作·口语交际·综台性学习 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第六单元阅读21《陈涉世家》22《唐雎不辱使命》23《隆中对》24《出师表》25 《词五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课外古诗词:《观刈麦》(白居易)《月夜》(刘方平) 《商山早行》(温庭筠) 《卜算子 咏梅》(陆游)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苏轼)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山坡羊 骊山怀古》(张养浩) 《朝天子 咏喇叭》(王磐)名著导读:《水浒》 《傅雷家书》 《培根随笔》附录:1、怎样读诗 2、怎样读小说 3、复句常用关联词语一览表 4、常用修辞格简表。

4. 九年级+中考文言文阅读高效训练88篇第三次修订的内容及答案

九年级中考文言文阅读88篇第三次修订(一)敏慧1、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

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

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诏 ②奇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②即以其言应诏 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 2、神童庄有恭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十年学文言文阅读答案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

③神格:神条与气质。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

⑥火卒:军中伙夫。文化常识象棋。

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

“象棋”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魂》中,自秦汉至唐初,象棋中只有将、车、马、卒四个兵种。唐时加了“炮”,到北宋时加了“偏”、“禅”,相当于“士”、“象”。

至北宋末南宋初,中国象棋才真正定型:一副象棋32枚子,分将、士、象、兵、车、马、炮。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署 ②适 ③弈 ④对 ⑤夸2、翻译:①诸役以其幼而忽之 ;②遽诘之曰 ;③庄以实对 ;④何难之有!3、曹植聪慧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

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请人?”时邺笔立成,可观。

太祖甚异之。注释①《诗》、《论》:指《诗经》和《论语》。

②赋:古代的一种文体。③太祖:指曹操。

④论:议论。⑤邺: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

⑥铜雀台:曹操在邺城所建的亭台。文化常识文学家曹植。

曹植是曹操的儿子,字子建。他从小颖悟,从上文看,十多岁时读过的书已相当多,而且文章也写得不错了。

因富于才学,早年曾受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于是引起了其兄曹丕的忌恨。曹丕称帝后,曹植更受猜忌,郁郁而死。

他的诗歌多为五言,前期少数伤口反映了社会的动乱与自己的抱负,后期则表现自己的苦闷心情。今有《曹子建集》。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顾 ②悉 ③将 ④诸 ⑤援2、翻译:善属文 ;②奈何请人 ;③太祖甚异之3、理解:“可观”的意思是什么?4、默写《七步诗》。 4、鲍子难客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

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吧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

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

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人取可食者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囋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注释①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

②祖:古人出远门设宴祭路神叫“祖”。③繁:毓。

④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⑤蚋:一种吸血的小虫。

⑥囋:叮咬。文化常识食客。

春秋战国时期凭一技之长投靠贵族的人叫“食客”。权贵人家为了网罗人才及显示实力,多的有食客三千,少的也有数百。

在食客中有的善出谋划策,有的善外交辞令,那些擅长于偷鸡摸狗的有时也能成为食客。食客中凭才能大小区分等级。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和 ②亦 ③并④类2、翻译:①天之于民厚矣②不如君言③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3、题目“鲍子难客”中的“难”,解释为 。5、曹绍夔捉“怪”洛阳有僧,房中有罄,日夜辄自鸣。

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

绍夔与僧善,来问疾,僧俱以告,俄,击斋钟,罄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可设盛馔,当为除之。”

僧虽不信绍夔言,然冀其有效,乃具馔以待之。夔食讫,出怀中锉,锉罄数处,其响遂绝。

僧苦问其所以,绍夔云:“此罄与钟律合,击彼此应。”僧大喜,其疾亦愈。

注释①罄:一种打击乐。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