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10-25 20:49:56浏览:18分类:文字大全

 一年一度的期末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同学们正在进行紧张的复习,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下面我整理了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模拟试卷,供大家参阅。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5小题每题2分.第6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伫立(zhù) 称职(chèn) 滑稽(jī) 陛下(bì)

 B.匿笑(nì) 迸溅(bèng) 伶仃(lín) 炫耀(xuàn)

 C.援助(yuán) 猝然(cù) 尴尬(gǎ) 嬉戏(xī)

 D.吆喝(yāo) 诀别(jüé) 扒窃(pá) 头衔(xián)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故障 酥软 宽宏大量 自相茅盾

 B.纳罕 笼罩 不可救要 混为一谈

 C.真谛 妇孺 语无伦次 迫不及待

 D.孪生 暗哑 情不自禁 疲倦不堪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假如有机会到北京,我一定要光临故宫博物馆。 (“光临”是敬语,称宾客来临,应改为:“参观”。)

 B.“光盘行动”之所以引发广泛共鸣,正是因为它表达了现代公民厉行勤俭节约。 (在“勤俭节约”后面加“的愿望”)

 C.为了避免溺水伤亡事故不再发生,学校切实加大了安全教育力度,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 将“避免”改为“防止” )

 D.互联网的诱惑无法令现代人拒绝,但昂贵的网上消费又使人们难以接受。

 (语序不当,将“无法”一词移至“现代人”之后。)

 4.下列选项和例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一致的一句是 ( ) (2分)

 例句:天空飘浮着团团白云,仿佛盛开着朵朵银棉。

 A.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B. 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期。

 C. 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D.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5. 下列有关课文内容及文学常识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伊索寓言》的作者是伊索,古希腊人,《伊索寓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最成熟、最完备的寓言集。

 B. 《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灰姑娘》。《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C.《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作者是宗璞, 文章写景状物,意在表达对生命的思考和领悟。

 D.《春》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著有诗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诗言志辩》等。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每空1分,共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 ___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虽有嘉肴》

 (3)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应该不恼怒,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中所说: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4)《十二章》中,表示既要广博的学习,又 要有坚定的志向;既要多提问题,又要多想当前的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夜雨寄北》中批判了沉溺歌舞的统治者,表达对国家命运地关切与忧虑的诗句是: 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 似曾 _______相 。_______________。

 (6)《次北固山下》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及应用(4分)

 7.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让我们到生活中的语文世界里去一展身手吧!

 (1)我给文字消消毒。(2分)

 请用你的火眼金睛,改正下面这些成语中的错别字,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①默默无蚊( ) ②天尝地酒( )

 ③饮以为荣( ) ④咳不容缓( )

 (2)露一手

 请以“爱护校园的花草”为主题为拟一条广告。(2分)

  三、阅读(8-24小题,共36分)

  (一)古诗赏析(3分)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8.诗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是什么?(1分)

 9.你从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2分)

  (二)文言文阅读(11分)

 河中石兽

 纪昀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⑴一寺临河干( ) ⑵山门圮于河( )

 ⑶阅十余岁( ) ⑷但知其一(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翻译

 ⑵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可据理臆断欤?

 翻译

 12. 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答:

  (三)课内阅读(12分)

 皇帝的新装(节选)

 ①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

 ②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

 ③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那里。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副精力织布,但是一根线的.影子也看不见。

 ④“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可以看得见布料。

 ⑤“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⑥于是他点头表示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他不愿意说出什么也没看到。跟随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他们像皇帝一样,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参加快要举 行的 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 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

 ⑦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⑧“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⑨“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⑩“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

 “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4.请用“既不……也不……也不……除非……”写一句话。(2分)

 15.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16.两位诚实的官员指着那架空织布机违心称赞布料的原因是什么?(2分)

 17.下面说法有误的是( )(2分)

 A、第②段独句成段,略写百姓的议论,为后文游行大典的盛况埋下伏笔。

 B、从这几段中可以看出皇帝是一个虚伪、昏庸、愚蠢的人。

 C、在这几段选文中,皇帝是中心人物。

 D、皇帝既欺骗别人又欺骗自己,目的就是为了尽快穿上美丽的新衣。

 18. 皇帝已经感觉到老百姓说的话是真的,为什么反而“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2分)

 19. 一个孩子讲出真话,给了我们什么启迪?(2分)

  (四)课外阅读(10分)

 最温暖的墙

 马国福

 ①玲玲是一名中学教师。她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她要经常与粉笔打交道。当粉笔灰尘雪花一样把她的世界装点得银装素裹的同时,也悄然腐蚀着她的手指。

 ②几年下来,她的右手拇指和食指结了厚厚的一层老茧。尤其是冬天,天冷的时候,她手上的老茧裂开了口子,一堂课板书下来,疼痛不已。上课前擦的润肤油,不到几分钟就被粉笔灰吸得一干二净。为了减轻疼痛,下课后她经常用热水袋捂住冰凉疼痛的手指。

 ③有一堂课,玲玲需要板书一黑板内容,写到一半的时候,她手上的裂口流出很多血,染红了手中的粉笔。坐在前排细心的学生发现了老师手上的血。那点点血迹像梅花一样,竟将白色的粉笔点缀得分外引人注目。

 ④玲玲拿出纸擦掉手上的血,继续书写。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教室里静极了,只听见粉笔头在黑板上轻轻发出的沙沙声,就像秋天的叶子,一片一片凋落在草地上发出的轻 微声音。

 ⑤第二天上课时,玲玲一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们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有一种期待、一种激动,那种神情意味深长,就像捉迷藏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秘密不被人发现一样。班长喊起立,全班学生向老师问好,他们并没有把目光放在老师身上,眼睛全盯着讲台上的粉笔盒。这让她感到很蹊跷,莫非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当她从粉笔盒里拿出粉笔准备书写时才发现。那些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套,一根根粉笔被五颜六色的彩纸裹了起来,像花园里多彩的花枝。

 ⑥玲玲以为学生们在和她开玩笑,准备撕掉包裹粉笔的彩纸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老师先不要撕。请先看看那些字!那纸上面有字。”

 ⑦玲玲轻轻撕开纸,纸上密密麻麻写着:“老师,天冷了,我们看到你板书时手上流血,就用纸把粉笔包起来。这样你写字时手就不会疼了!”在那些粉笔中有一支独特的,没有包纸,被一个硬壳的彩色笔筒包着。玲玲拿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已经用尽,可以随意拧着伸缩的唇膏筒!这是多么诗意美好的创意啊!这些纯真的孩子,把母亲用来化妆的唇膏筒也给拿来了。

 ⑧几十双眼睛盯着玲玲。玲玲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像地下泉水,慢慢地涌了出来。她微笑着向学生们道谢。转过身,书写。粉笔灰像雪花 一样飘落,竟使这寒冬的教室显得格外婆娑和妩媚。握着那细细的粉笔,她感觉自己握着的不是一支粉笔,而是一双双温暖的小手,一支支有力的橹桨,在爱的海洋里划呀划。他们用薄薄的一张纸,在寒冬,给老师筑起了一堵最温暖的墙。此刻,她的心里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力量。她知道,那些孩子的心,像细微的炭火一样,默默燃烧着……

 (摘自《意林文汇》2007年1月上,选文有删改)

 20.请概述文章主要内容。(2分)

 21.第⑤段划线句子中的“有一种期待”,请设想学生们“期待”什么?(2分)

 22.第④段中为什么说“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2分)

 23.你是怎样理解文章标题“最温暖的墙”的?(2分)

 24.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在学习中无处不在,春节将到,请你写出几句最想对老师说的话。(2分)

  四、作文(40分)

 25.(1)我的______________(老师、爸爸、妈妈、同桌……)

 (2)我不相信眼泪

 要求:(1)任选一题作文(如选(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2)文中不准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3)字数不少于600字。

 (4)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1. 练习题及答案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①,山门圮②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③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④寺中,闻之笑日:“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⑤,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一老河兵四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河干:河边。 ②圮(讲):倒塌。 ③阅:经历。 ④设帐:设立讲坛。 ⑤柿:木片。 ⑥河兵:水手。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二石兽并沉焉 ②尔辈不能究物理

⑨盖石性坚重 ④求之下流,固颠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是非木柿 如是再啮 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士卒多为用者

C. 一老河兵闻之 当求之于上流 D.山门圮于河 果得于数里外

11.翻译下列句子。(2分)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12.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15字以内)(2分)

9.(4分)①一起,都②事物的道理⑧连接上句或上段,表原因 ④本来 。

10.(2分)B(本题要认真审题,注意意义和用法两项都要相同,只有B符合。)

11.(2分)(石头)一再不停地翻转,于是反而逆水而上了。(关键词为:已、遂、溯)

12.(2分)示例: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只答要重视实践得1分。)

2. 河中石兽教材课后题解答案

《河中石兽》练习题及答案 一、双基测评 1. 给下面加线的字注音。

山门圮于河( ) 棹数小舟( ) 曳铁钯( ) 为暴涨携之去( ) 湮于沙上( ) 啮沙为坎穴( ) 石必倒掷坎穴中( ) 溯流逆上( ) 据理臆断( ) 2. 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 (1)一寺临河干 临:___________ 干:___________ (2)山门圮于河 圮:___________ (3)阅十余岁 阅:___________ 岁:___________ (4)尔辈不能究物理 究:___________ 3. 指出下面加线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如是再啮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知其一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闻之笑曰 B. 当求之于上流 C. 一老河兵闻之 D. 其反激之力 5. 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能力迁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8—12题。

楚有祠者,赐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8. 解释句中加线的词。 (1)引酒且饮之 引:___________ 且:___________ (2)蛇固无足 固:___________ (3)终亡其酒 终:___________ 亡:___________ 9. 下面句中的“之”字指代的内容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 数人饮之不足 B. 引酒且饮之 C. 子安能为之足 D. 一人饮之有余 10. 翻译下面的句子。

(1)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由这个故事得出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这个故事有什么寓意?说说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创新运用 13. 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下面的广告语有没有毛病?试作分析。 (1)今年我家不收礼,收礼就收脑白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艾琳洗面奶特别适合任何皮肤。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对同一个现象,产生不同的认识,这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

请你举一个例子,并简单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评反思] (学习本文后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园地] (家长、学生、教师互相交流,教学相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本文选自 ,作者 是 人。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棹小舟( ) 曳铁钯( ) 湮( ) 啮( ) 溯流( ) 臆断( ) 3、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 ,依据是 ;讲学家判断其在 ,理由是 ;老水兵则判断其在 ,是因为 。

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阅: ) ⑵棹数小舟,曳铁钯(棹: 曳: ) ⑶湮于沙上(湮: ) ⑷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啮: ) ⑸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但: ) 5、理解下列句子中“为”的不同含义: ⑴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⑵众服为确论( ) ⑶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 6、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 ) A.寻十余里,无迹。(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

B.众服为确论。(众人佩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判断。)

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按照老水手的说法去找,果然找到石兽在几里外的上游。)

D.竟不可得。(居然没有找到。)

7、翻译下列句子。 ⑴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⑵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⑶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河中石兽》 [测评·反思·交流] 一、双基测评 1. pǐ zhào yè zhǎng yān niè 。

3. 根据课文河中石兽:二、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5. (1) 认为(2) 原因,缘故(3) 已经(4) 改变,更改6. (1) (赵括) 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 .然而(赵奢) 不说他会用兵。

(2) 假使赵国不让赵括担任将军也就罢了,如果一定要让他担任将军,(那么) 使赵国军队惨败的一定是赵括。7. 赵奢认为儿子不能做大将带兵打仗,从“使赵不将括即已. 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这句话可以看出。

他这样认为的原因是“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选用赵奢的话回答即可。8. 根本原因是赵括虽然善于谈论一些用兵打仗的理论知识,却没有实际的带兵打仗的经验,只会纸上谈兵而不会实际作战。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深层分析。从赵括没有作战的实际经验方面考虑作答。

9. 示例:做任何事情,不能只有理论而不要实际(实践) ,要把理论和实际(实践) 结合起来,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或从实践中得来的) 的理论才有价值和意义,否则就只是空头理论,不仅无益,而且害人。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

应联系本文赵括战死的原因,再结合生活实际回答。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题1:①一起,都②事物的道理

小题2:B

小题3:① (2分)(石头)一再不停地翻转,于是反而逆水而上了。(关键词为:已、遂、溯)

②(2分) 如此,对于天下的事,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还有另一方面的人很多。

小题4:示例: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只答要重视实践得1分)。

小题1:

试题分析:“二石兽并沉焉”中“并”是一起的意思,“尔辈不能究物理”中“物理”是一个古今异义,这里是指事物的道理,今义是指一门学科的简称。此题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平时考生也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以便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4个虚词“是、为、之、于”,找出“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只要根据句位和搭配,再结合上下文就能找出来。A“是非木柿”“如是再啮”中“是”一个是这的意思,一个是这样的意思。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士卒多为用者”中“为”两个都是被的意思。C中“一老河兵闻之”“ 当求之于上流”中“之”一个是代词,指代这件事,一个是也为代词,但“它”指的是上文中的石头。D中“山门圮于河”“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于”一个是在的意思,一个是比的意思。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的翻译,句中的“已、遂、溯、然则、者”等,都是重要的采分点,特别是“然则”是固定的文言意思,翻译为“既然这样……那么”。在翻译句子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对译。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根据语境,做到文通字顺。因此,此题可以翻译为:① (石头)一再不停地翻转,于是反而逆水而上了。②如此,对于天下的事,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还有另一方面的人很多。

小题4:

试题分析:对于从文中得到什么启示类的题型,我们可以在阅读了全文之后,把握中心主旨,然后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将我们的实际联系起来,表达出我们健康积极的观点。这是一种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以发挥出各自的水平,但不能脱离文章。因此,此题可以得到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的启示。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