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菜根谭》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10-26 01:12:21浏览:14分类:文字大全

1、身如不系之舟,一任流行堪止,心似既灰之木,何妨刀割香涂.——洪应明《菜根谭》

2、花开半看,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是烂漫,便成恶境美。履盈满者,宜思之。《菜根谭》

3、争先的路径窄,退后一步自宽平一步。浓艳的滋味短,清淡一分自悠长一分。——洪应明《菜根谭》

4、淡中知真味,常里识英奇《菜根谭》

5、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当严,待庸众之人宜宽严互存。《菜根谭》

6、幽人清事总在自适,故酒以不劝为欢,棋以不争为胜,笛以无腔为适,琴以无弦为高,会以不期约为真率,客以不迎送为坦夷。若一牵文泥迹,便落尘世苦海矣!《菜根谭》

7、我果为洪炉大冶,何患顽金钝铁之不可陶熔。我果为巨海长江,何患横流污渎之不能容纳。——洪应明《菜根谭》

8、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的景象。风狂雨骤处,有波澜恬静的目光。——洪应明《菜根谭》

9、势利纷华,不近者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菜根谭》

10、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洪应明《菜根谭》

11、家人有过,不宜暴扬,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事而隐讽之;今日不悟,俟来日而正警之。如春风之解冻,和气之消冰,才是家庭的典范。——洪应明《莱根谭》

12、高一步立身,退一步处世。《菜根谭》

13、面上扫开十层甲,眉目才无可憎;胸中涤去数斗尘,语言方觉有味。——洪应明《菜根谭》

14、世人皆曰“尘世苦海”,殊不知世间花迎鸟笑,尘世不尘,海亦不苦,彼自苦其心尔。——洪应明《菜根谭》

15、真味只是淡,至人只是常《菜根谭》

16、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树。——洪自诚《菜根谭》

17、茶不求精而壶亦不燥,酒不求洌而樽亦不空;素琴无弦而常调,短笛无腔而自适。纵难超越羲皇,亦可匹俦嵇阮。《菜根谭》

18、云中世界,静里乾坤。《菜根谭》

19、心乱静中乱,心静乱中静。《菜根谭》

20、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放得道德仁义之心下,才可入圣。——洪应明《菜根谭》

21、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故君子于一虫一蚁不忍伤残,一缕一丝勿容贪冒,变可为万物立命、天地立心矣。——洪应明《菜根谭》

22、忙里要偷闲,须先向闲时讨个把柄;闹中要取静,须先从静里立个根基。——洪应明《菜根谭》

23、莺花茂而山浓谷艳,总是乾坤之幻境;水木落而石瘦屋枯,才见天地之真悟。《菜根谭》

24、心体澄彻,常在明镜止水之中,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意气和平,常在丽日光风之内,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当是非邪正之交,不可少迁就,少迁就则失从违之正;值利害得失之会,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则起趋避之私。——洪应明《菜根谭》

25、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力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洪应明《菜根谭》

26、白日欺人,难逃清夜之鬼报;红颜失志,空贻皓首之悲伤。——洪应明《菜根谭》

27、势力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而不用者为尤高。——洪应明《菜根谭》

28、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洪应明《菜根谭》

29、临游而弹,竹涧焚香,登峰远眺,坐看云起,松亭试泉,曲水流觞,烟波钓叟,篷床高卧,妙不可言。《菜根谭》

30、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之躯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洪应明《菜根谭》

31、非上上智。无了了心——洪应明《菜根谭》

32、人情世态,不宜认真。《菜根谭》

33、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阱《菜根谭》

34、日既暮而犹烟霞绚烂,岁将晚而更橙橘芳馨。故末路晚年,君子更宜精神百倍。《菜根谭》

35、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意兴从外境而得者,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休。——洪应明《菜根谭》

36、涉世浅,点染亦浅,涉世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拘慬,不若疏狂。《菜根谭》

37、斗室中,万虑都捐,说甚画栋飞云,珠帘卷雨;三杯后,一真自得,微如素琴横月,短笛听风。《菜根谭》

38、钓水,逸事也,尚持生杀之柄;弈棋,清戏也,且动战争之心。可见喜事不如省事之为适,多能不若无能之全真。《菜根谭》

39、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洪应明《菜根谭》

40、容得性情上偏私,便是一大学问;消得家庭内嫌雪,才为火内栽莲。——洪应明《菜根谭》

41、不夸妍洁,谁能丑污?原句:有妍必有丑为之对,我不夸妍,准能丑我?有洁必有污为之仇,我不好洁,谁能污我?——洪应明《菜根谭》

42、耳中常有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经生埋在鸠毒中。——洪应明《菜根谭》

43、窄处留一步,浓时让三分。《菜根谭》

44、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洪应明《菜根谭》

45、快意时早回首,拂心处莫放手。《菜根谭》

46、万事随缘,随遇而安。《菜根谭》

47、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洪应明《莱根谭》

48、卧雪眠云,吟风弄月。《菜根谭》

49、心是一颗明珠。以物欲障蔽之,犹明珠而混以泥沙,其洗涤犹易;以情识衬贴之,犹明珠而饰以银黄,其洗涤最难。故学者不患垢病,而患洁病之难治;不畏事障,而畏理障之难除。——洪应明《菜根谭》

50、天理路上甚宽,稍游心,胸中便觉广大宏朗;人欲路上甚窄,才寄迹,眼前俱是荆棘泥涂。《菜根谭》

51、热闹处着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菜根谭》

52、无过便是功,无怨便是德《菜根谭》

53、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以借境调心。——洪应明《菜根谭》

54、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头;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且莫放手。《菜根谭》

55、饱谙世味,一任覆雨翻云,是慵开眼;会尽人情,随教呼牛唤马,只是点头。——洪应明《菜根谭》

菜根谭名句集锦

一、临游而弹,竹涧焚香,登峰远眺,坐看云起,松亭试泉,曲水流觞,烟波钓叟,篷床高卧,妙不可言。 《菜根谭》

二、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 --洪应明 《菜根谭》

三、用人不宜刻,刻则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滥,滥则贡谀者来。

四、春分解冻,和气消冰。 《菜根谭》

《菜根谭》

五、千金难结一时之欢,一饭竟致终生之感。 --洪应明 《菜根谭》

六、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情怡性;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七、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 --洪应明 《菜根谭》

八、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能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势必潜消。 洪应明 《菜根谭》

九、径路窄处,留一少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十、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 《菜根谭》

十一、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贱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 --洪应明 《菜根谭》

十二、人能看得破,才可任负担。 《菜根谭》

十三、今人专求无念而终不可无,只是前念不滞后念不迎。

十四、炎凉之态,富贵更胜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此处若不当以冷肠,御以平气,鲜不日坐烦恼障矣。 《菜根谭》

十五、无事宜寂寂,有事宜惺惺。 《菜根谭》

十六、无事便思有闲杂念想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 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到得从多入少、从有入无处,才是学问的真消息。 洪应明 《菜根谭》

十七、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

十八、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纵做到极处,俱是合当如是,着不得一毫感激的念头。如施者任德,受者怀恩,便是路人,便成市道矣。 《菜根谭》

十九、责人者,原无过于有过之中,则情平;责己者,求有过于无过之内,则德进。

二十、骄矜无功,忏悔无罪。 《菜根谭》

二十一、进德修道,要个木石的念头,若一有欣羡便趋欲境;济世经邦,要段云水的趣味,若一有贪着便堕危机. --洪应明 《菜根谭》

二十二、才就筏便思舍筏,方是无事道人;若骑驴又复贪驴,终为不了禅师。

二十三、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心求道德,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国家。出此入彼,念虑只差毫厘,人品直差天渊矣。人胡不猛然转念哉?

二十四、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 洪应明 《莱根谭》

二十五、高一步立身,退一步处世。 《菜根谭》

二十六、盖志以澹泊明,而节从肥甘丧也。

二十七、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处着脚,若稍慕虚名,便成伪果;讲道修德,念念要从虚处立基,若稍计功效,便落尘俗。

二十八、君子之心,似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 --洪自诚 《菜根谭》

二十九、士君子之涉世,於人不可轻为喜怒,喜怒轻,则心腹肝胆皆为人所窥;於物不可重为爱憎,爱憎重,则意气精神悉为物所制。 洪应明 《菜根谭》

三十、学者动静殊操、喧寂异趣,还是锻炼未熟,心神混淆故耳。须是操存涵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的景象;风狂雨骤处,有波恬浪静的风光,才见处一化齐之妙。 --洪应明 《菜根谭》

三十一、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当严,待庸众之人宜宽严互存。 《菜根谭》

三十二、莺花茂而山浓谷艳,总是乾坤之幻境;水木落而石瘦屋枯,才见天地之真悟。 《菜根谭》

三十三、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 洪自诚 《菜根谭》

三十四、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众人以拂意为忧,而君子忧自快意中起。盖众人忧乐以情,而君子忧乐以理也。

三十五、幽人清事总在自适,故酒以不劝为欢,棋以不争为胜,笛以无腔为适,琴以无弦为高,会以不期约为真率,客以不迎送为坦夷。若一牵文泥迹,便落尘世苦海矣! 《菜根谭》

三十六、声妓晚景从良,一世烟花无碍;贞妇白头失守,半生清苦俱非。 《菜根谭》

三十七、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 --洪应明 《菜根谭》

三十八、茶不求精而壶亦不燥,酒不求洌而樽亦不空;素琴无弦而常调,短笛无腔而自适。纵难超越羲皇,亦可匹俦嵇阮。 《菜根谭》

三十九、苦心常悦心,得意生失意。 《菜根谭》

四十、世人为荣利缠缚,动曰尘世苦海。不知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笑,谷笑樵讴,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其心尔。 《菜根谭》

四十一、做人要脱俗,不可存一矫俗之心,应事要随时,不可起一趋时之念。

四十二、浓不胜淡,俗不如雅。 《菜根谭》

四十三、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病受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 《菜根谭》

四十四、信人者,人未必尽诚,己则独诚矣;疑人者,人未必皆诈,己则先诈矣。 《菜根谭》

四十五、立百福之基,只在一念慈祥;开万善之门,无如寸心挹损。 --洪应明 《菜根谭》

四十六、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 --洪应明 《菜根谭》

四十七、我果为洪炉大冶,何患顽金钝铁之不可陶熔。我果为巨海长江,何患横流污渎之不能容纳。 --洪应明 《菜根谭》

关于菜根谭修身名句

关于菜根谭修身名句

1、君子之心,似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洪自诚《菜根谭》

2、纷扰固溺志之场,而枯寂亦槁心之地。故学者当栖心元默,以宁吾真体。亦当适志恬愉,以养吾圆机。洪应明《菜根谭》

3、得意处论地谈天,俱是水底捞月;拂意时吞冰啮雪,才为火内栽莲洪应明《菜根谭》

4、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气薰蒸之。洪自诚《菜根谭》

5、浓不胜淡,俗不如雅。《菜根谭》

6、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炉烟。《菜根谭》

7、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菜根谭》

8、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洪应明《菜根谭》

9、无事宜寂寂,有事宜惺惺。《菜根谭》

10、完得心上之本来,方可言了心;尽得世间之常道,才堪论出世。洪应明《菜根谭》

11、小处不欺隐,暗处不掺漏,末路不怠慌,才是真英雄。洪应明《菜根谭》

12、春风虽欲重回首,落花不再上枝头《菜根谭》

13、士君子之涉世,於人不可轻为喜怒,喜怒轻,则心腹肝胆皆为人所窥;於物不可重为爱憎,爱憎重,则意气精神悉为物所制。洪应明《菜根谭》

14、桃李虽艳,何如松苍柏翠之坚贞?梨杏虽甘,何如橙黄桔绿之馨冽?信乎,浓夭不及淡久,早秀不如晚成也。《菜根谭》

15、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地着脚,若少慕声闻,便成伪果;讲道修德,念念要从虚处立基,若稍计功效,便落尘情。洪应明《菜根谭》

16、波浪兼天,舟中不知惧,而舟外者寒心;猖狂骂坐,席上不知警,而席外者咋舌。故君子虽在事中,心要超事外也。《菜根谭》

17、趋炎附势,人情通患。《菜根谭》

18、去留无所系,静躁不相干。《菜根谭》

19、塞得物欲之路,才堪辟道义之门;驰得尘俗之肩,方可挑圣贤之担。洪应明《菜根谭》

20、人能看得破,才可任负担。《菜根谭》

21、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针之罅漏;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修之当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洪应明《菜根谭》

22、天地中万物,人伦中万情,世界中万事,以俗眼观纷纷各异,以道眼观种种是常常,何须分别?何须取舍?《菜根谭》

23、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菜根谭》

24、持身不可轻,用意不可重。《菜根谭》

25、不责人小过,不念人旧恶。《菜根谭》

26、德怨两忘,恩仇俱泯。《菜根谭》

27、一念常惺,才避去神弓鬼矢;纤尘不染,方解开地网天罗。洪应明《菜根谭》

28、鱼得水逝而相望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拾此可超物累,可以乐天机。《菜根谭》

29、处世不宜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作事不宜令人厌,亦不宜令人喜。《菜根谭》

30、春分解冻,和气消冰。《菜根谭》

31、能轻富贵,不能轻一轻富贵之心;能重名义,又复重一重名义之念。是事境之尘氛未扫,而心境之芥蒂未忘。此处拔除不净,恐石去而草复生矣。洪应明《菜根谭》

32、声妓晚景从良,一世烟花无碍;贞妇白头失守,半生清苦俱非。《菜根谭》

33、春日繁华,不如秋爽。《菜根谭》

34、与人者,与其易疏于终,不若难亲于始;御事者,与其巧持于后,不若拙守于前。洪应明《菜根谭》

35、学者动静殊操、喧寂异趣,还是锻炼未熟,心神混淆故耳。须是操存涵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的景象;风狂雨骤处,有波恬浪静的风光,才见处一化齐之妙。洪应明《菜根谭》

36、欲遇变而无仓忙,须向常时念念守得定;欲临死而无贪恋,须向生时事事看得轻。洪应明《菜根谭》

37、炎凉之态,富贵更胜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此处若不当以冷肠,御以平气,鲜不日坐烦恼障矣。《菜根谭》

38、心体澄澈,常在明镜止水之中,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意气和平,常在丽日光风之内,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洪应明《菜根谭》

39、进步思退步,著手先放手。《菜根谭》

40、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国家,出此入彼,念虑只差毫末,而超凡入圣,人品且判星渊矣。人胡不猛然转念哉!洪应明《菜根谭》

41、《菜根谭》修省: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针之罅漏;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修之当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非心自息。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洪应明《菜根谭》

42、扫地白云来,才著工夫便起障;凿池明月入,能空境界自生明。《菜根谭》

43、拂心处莫便放手洪应明《菜根谭》

44、躯壳的我要看得破,则万有皆空而其心常虚,虚则义理来居;性命的我要认得真,则万理皆备而其心常实,实则物欲不入。洪应明《菜根谭》

45、身不宜忙,而忙于闲暇之时,亦可儆惕惰气;心不可放,而放于收摄之后,亦可鼓畅天机。钟鼓体虚,为声闻而招击撞;麋鹿性逸,因豢养而受羁糜。可见名为招祸之本,欲乃散志之媒。学者不可不力为扫除也。洪应明《菜根谭》

46、情之同处即为性,舍情则性不可见,欲之公处即为理,舍欲则理不可明。故君子不能灭情,惟事平情而已;不能绝欲,惟期寡欲而已。洪应明《菜根谭》

47、唐虞捐逊三杯酒,汤武征伐一局棋。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沤。还有啥事好烦忧!洪应明《菜根谭》

48、一场闲富贵,狠狠争来,虽得还是失;百岁好光阴,忙忙过了,纵寿亦为夭。洪应明《菜根谭》

49、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菜根谭》

50、宁守浑噩而黜聪明,留些正气还天地;宁谢纷华而甘淡泊,遗个清名在乾坤。《菜根谭》

51、骄矜无功,忏悔灭罪。洪应明《菜根谭》

52、立百福之基,只在一念慈祥;开万善之门,无如寸心挹损。洪应明《菜根谭》

53、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病受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菜根谭》

54、石火光中争长竞短,几何光阴?蜗牛角上较雌论雄,许大世界?洪应明《菜根谭》

55、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非心自息。洪应明《菜根谭》

书房对联选萃:修身(三编三)

菜根谭(清刻本)

[明]洪应明

修身(38)

1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2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针之罅漏;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修之当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

3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非心自息。

4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

5能轻富贵,不能轻一轻富贵之心;能重名义,又复重一重名义之念。是事境之尘氛未扫,而心境之芥蒂未忘。此处拔除不净,恐石去而草复生矣。

6纷扰固溺志之场,而枯寂亦槁心之地。故学者当栖心元默,以宁吾真体。亦当适志恬愉,以养吾圆机。

7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

8无事便思有闲杂念想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到得从多入少、从有入无处,才是学问的真消息。

9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

10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地着脚,若少慕声闻,便成伪果;讲道修德,念念要从虚处立基,若稍计功效,便落尘情。

11身不宜忙,而忙于闲暇之时,亦可儆惕惰气;心不可放,而放于收摄之后,亦可鼓畅天机。

12钟鼓体虚,为声闻而招击撞;麋鹿性逸,因豢养而受羁縻。可见名为招祸之本,欲乃散志之媒。学者不可不力为扫除也。

13一念常惺,才避去神弓鬼矢;纤尘不染,方解开地网天罗。

14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故君子于一虫一蚁不忍伤残,一缕一丝勿容贪冒,便可为万物立命、天地立心矣。

15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竞;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

16学者动静殊操、喧寂异趣,还是锻炼未熟,心神混淆故耳。须是操存涵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的景象;风狂雨骤处,有波恬浪静的风光,才见处一化齐之妙。

17心是一颗明珠。以物欲障蔽之,犹明珠而混以泥沙,其洗涤犹易;以情识衬贴之,犹明珠而饰以银黄,其洗涤最难。故学者不患垢病,而患洁病之难治;不畏事障,而畏理障之难除。

18躯壳的我要看得破,则万有皆空而其心常虚,虚则义理来居;性命的我要认得真,则万理皆备而其心常实,实则物欲不入。

19面上扫开十层甲,眉目才无可憎;胸中涤去数斗尘,语言方觉有味。

20完得心上之本来,方可言了心;尽得世间之常道,才堪论出世。

21我果为洪炉大冶,何患顽金钝铁之不可陶熔。我果为巨海长江,何患横流污渎之不能容纳。

22白日欺人,难逃清夜之愧赧;红颜失志,空贻皓首之悲伤。

23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国家,出此入彼,念虑只差毫末,而超凡入圣,人品且判星渊矣。人胡猛然转念哉!

24立百福之基,只在一念慈祥;开万善之门,无如寸心挹损。

25塞得物欲之路,才堪辟道义之门;驰得尘俗之肩,方可挑圣贤之担。

26容得性情上偏私,便是一大学问;消得家庭内嫌雪,才为火内栽莲。

27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意兴从外境而得者,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休。

28情之同处即为性,舍情则性不可见,欲之公处即为理,舍欲则理不可明。故君子不能灭情,惟事平情而已;不能绝欲,惟期寡欲而已。

29欲遇变而无仓忙,须向常时念念守得定;欲临死而无贪恋,须向生时事事看得轻。

30一念过差,足丧生平之善;终身检饬,难盖一事之愆。。。。。。。。。。。。。。。。。。。。。。。。。。。。。。。。。。

http://baike.baidu.com/view/81416.htm

上面的网址里有文章的全文。

我们继续说“修身”。

? 先看民国总理熊希龄(1870-1937)先生一副:

曾子身修唯自省,阳明心学在良知。

上联“ 曾子身修唯自省 ”,说的是孔门高足曾子的修身方法。《论语》中这一段大家耳熟能详: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下联“ 阳明心学在良知 ”,说的是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阳明先生的“ 心学 ”影响深远,其核心就是“ 良知 ”。

关于阳明先生的“ 良知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这样讲:

人人都有作圣人的潜能。他可能成为实际的圣人,只要他遵从自己的良知行事就好了。这就是王守仁的“致良知”。因此,“致良知”就成了王学的中心观念,王守仁在晚年就只讲这三个字。

整体来看,上联“ 曾子身修唯自省 ”说的是渐悟,是“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而下联“ 阳明心学在良知 ”则说的是顿悟,是“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常言道:慧根因人而异,早修炼者未必先悟道。聪明人或许可以不学而知、不修而得,但对普通人呢?也总得有入门的途径、修持的方法吧。

通过不断自省积累,或许能一朝豁然开朗,“ 如捅底子脱 ”,发现真良知,悟得大光明。因此,对普通人来说,渐悟虽不是顿悟的充分条件,但总该是必要条件。退一步讲,即使未能发现“ 良知 ”,“ 自省 ”也可以使人不断进步。对于坚持攀登、不断超越自我的人,即使没有登上顶峰,也该值得尊敬。

接着看曽煕(1861-1930)先生一副:

触处皆有至道,及时得修令名。

上联“ 触处皆有至道 ”,说的是——留心处处皆学问;魔鬼藏在细节之中,上帝也藏在细节之中。能把大事小情的细节弄明白、处理好,你就是得道高人了。这里的“ 触处 ”,指的就是“ 细节 ”。

下联“ 及时得修令名 ”,意思好像是“出名要趁早”,功利心未免有点强了。这一句要是改成“ 随时得修令名 ”是不是更好?“ 随时 ”就是时时处处、点点滴滴,和上联的“ 触处 ”也正好相对。担水劈柴,无非妙道,修养就要修这平常功夫。

下面看马公愚(1893-1969)先生一副:

处事精如金在范,治心清于水养鱼。

上联“ 处事精如金在范 ”,说的是——为人处事,就像用模范铸造金属器皿一样,既要保证内部充盈密实,又要避免外部跑冒溢出。常言道:做人做事,既要到位,又不能越位。也是此意。

下联“ 治心清于水养鱼 ”,说的是——修心养性,当如鱼在水中一般,自由自在,活泼快乐。

整体来看,上联讲为人处事的严肃,下联讲修心养性的活泼。将严肃与活泼这对矛盾统一起来,也是高妙的生活智慧。

接着看萧退庵(1876-1958)先生一副:

处世真同鱼出水,高人惟以鹿为徒。

关于上联“ 处世真同鱼出水 ”,萧先生在款识中写到:

? 普贤菩萨警众偈云: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求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此上联取意。

这一段大致的意思是——这一天过去了,生命就又少了一天,就像不断干涸的池塘里的鱼。这样得过且过的人生,又能有什么快乐呢?大家应该努力精进,出无常而入涅槃,就像要扑灭头上着的火一样,绝不能有半点放松呀。

关于下联“ 高人惟以鹿为徒 ”,先生在款识中写到:

? 孟子云:舜之居深山之中,与鹿豕游,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此下联取意。

这一段大致的意思是——高人并不是居高位、坐深堂,也不是跨骏马、被华服,高人要和社会底层打成一片,要接地气、亲自然,要闻过则喜、从善如流。

这两段款识理解了,这一联也就明白了。

下面看唐驼(1871-1938)先生一副:

缄口不言人过失,平心且问己如何。

这一联“ 缄口不言人过失,平心且问己如何 ”,也是修身之良方。

曾国藩先生尝言: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戒傲字,以不轻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傲为凶德,惰为衰气。二者皆败家之道。

这里的“ 不笑人 ”,也有“ 缄口不言人过失 ”的意思。

有些人总喜欢发掘别人的优点、学习别人的长处,而有些人却热衷于捕捉别人的不足、嘲笑别人的短处,结果前者越学越聪明,后者越笑越愚蠢。因此,每当有嘲笑人的念头升起之时,一定要警醒自己“ 傲为凶德 ”、“ 败家之道 ”呀。

接着看顾皋(1763-1832)状元一副:

修德莫如天爵贵,论文能与古人齐。

先看上联“ 修德莫如天爵贵 ”。关于“ 天爵 ”,我们先看孟子的一段话:

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

根据孟老先生的意思,“ 人爵 ”是官方对一个人的褒奖,“ 天爵 ”则是老天对一个人的认可,或者也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心的追求与期许。

常言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但“ 天爵 ”的境界可能比这个还要高,正如“ 虽千万人吾往矣 ”——我追求的是心中无上的荣誉感,什么功名利禄、鲜花掌声,什么留取丹心照汗青、求名应求万世名,都不是我勇猛精进的目的。

再说下联“ 论文能与古人齐 ”。这一句看似有点泥古守旧,但大家翻翻思想文化史,瞧瞧大学文科的课程内容,会发现——古人留下的好东西太多了。虽然讲一代有一代之文化,今人未必不如古人,但古代文化的一个个高峰,如果不去努力攀登、用心继承,你的所谓创新,或许只不过是站在巨人脚下的胡乱折腾。

再说了,能流传到今天的作品,那都是漫漫历史长河沙里淘金后的精品。每一代人中都有绝顶聪明的人,这些作品就是他们智慧的结晶。你要真能领略到这些思想的精髓,那你也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

下面看赵叔孺(1874-1945)先生一副:

欲无后悔须修己,各有前因莫羡人。

这一联“ 欲无后悔须修己,各有前因莫羡人 ”,讲的就是福不唐捐;就是“凡含泪播种的,必含笑收获”;就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

接着看林鸿年(1804-1886)状元一副:

事可济人皆德业,言堪持世即文章。

上联“ 事可济人皆德业 ”,说的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心系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要在为人民服务中,不断积德修福、完善自我。

下联“ 言堪持世即文章 ”,说的是——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无病呻吟,堆砌辞藻,这样的文章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既浪费自己的精力,也浪费读者的时间,拿鲁迅的话说、就是“图财害命”呀。

下面看曾国藩(1811-1872)先生一副:

住山缘熟尘机息,养气功深道味甘。

上联“ 住山缘熟尘机息 ”,说的是——在大山里住得时间长了,和草木虫鱼朝夕相处、日久生情,逐渐对尘世间那些蝇营狗苟、功名利禄,越来越没有兴趣了;

下联“ 养气功深道味甘 ”,说的是——“四时行焉,万物育焉”,生活越是随性,滋味就越是甘美。这里的“ 道 ”,就是天地自然的大道,就是“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就是“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

接着看瞿启甲(1873-1940)先生一副:

直道而行能正俗,学人所重在穷经。

这一联“ 直道而行能正俗,学人所重在穷经 ”,讲的是德业并重。

上联讲“德”——即“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即“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

下联讲“业”——想做一个学者,你总得先努力搞明白前人的学问思想吧。现代社会,人类的知识积累不断加速,一辈子要能弄通其中很窄的一个领域,也是很不容易的呀。

下面看高振霄(1877-1956)先生一副:

胆大心细成伟器,智圆行方是真才。

这一联“ 胆大心细成伟器,智圆行方是真才 ”,虽然文采平平,但讲到了“ 胆大心细 ”、“ 智圆行方 ”,提醒大家要处理好这两对矛盾——没有“ 心细 ”的“ 胆大 ”,难免会成为刚愎自用、狂妄自大;没有“ 行方 ”的“ 智圆 ”,也难免会成为巧言令色、见风使舵。也是一副很好的座右铭。

接着看邓石如(1743-1805)先生一副: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

上联“ 春风大雅能容物 ”,说的是——君子胸怀博大,像春风一般、包容涵养着万千生命。

这一句可以理解为——君子有好生之德:忧人之饥、如己之饥,忧人之寒,如己之寒;只要天下还有一个人没有被温暖,自己的心里就过意不去。今天中国的“精准扶贫”,就是这样的——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拉下。

这一句也可以理解为——君子有容人之量:宰相肚里能撑船;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胡适先生一生疾呼“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说“凡不承认异己者自由的人,就不配谈自由。”

《菜根谭》中更是说到: 我果为洪炉大冶,何患顽金钝铁之不可陶熔。我果为巨海长江,何患横流污渎之不能容纳。

下联“ 秋水文章不染尘 ”,说的是——君子品行高洁,如秋水一般不沾染半点淄尘。

古诗云: 一点墨渍污白衣,斑斑驳驳众人疑。江河纵洗千百遍,争似当初不污时。 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有时会为一点苟且之事自责一辈子。因此,还是谨记《菜根谭》的警示吧:

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针之罅漏;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修之当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

这一段所言,和我们平时所说的“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整体看这一联,文辞干净典雅,意旨宏大高远,更兼邓先生书法“国朝第一”,真堪称“三绝”荟萃、美不胜收呀。

下面看徐郙fǔ(1836-1907)状元一副:

朗鉴静涵心似月,和神安养气如春。

上联“ 朗鉴静涵心似月 ”,说的是——澄明干净的内心世界,就好像清水涵映的皓月一般。唐人诗句“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可作理解此句的参考。

下联“ 和神安养气如春 ”,说的是——自在舒畅的精神状态,就好像和煦明媚的春天一般。宋人诗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可作理解此句的参考。

这一联词语的顺序有点颠倒,简化调整一下应该是:

(朗) 鉴 (静) 涵心似月,和 (神)(安) 养气如春。→涵鉴|心似月,养和|气如春。

最后看吴湖帆(1894-1968)先生一副:

满襟和气春如海,万顷文澜月在天。

上联“ 满襟和气春如海 ”,说的是——待人接物满腔和气,似春天一样清馨温暖。

下联“ 万顷文澜月在天 ”,说的是——为文作诗光彩四溢,如皓月一般明澈长空。

作人作文果能如此,也真是不得了呀。

(说明:文中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留言联系。)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