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金融百科 > 正文

一个月申请七次信用卡会怎样?如何降低影响?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0 04:50:09浏览:11分类:金融百科

一个月申请七次信用卡会怎样?如何降低影响?

近几年来,刷信用卡已经成为很多人常用的消费方式,很多朋友为了拥有更高的额度,会去频繁申请信用卡。有的甚至表示自己一个月就申请了七次信用卡,那么频繁申卡会有什么后果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个月申请七次信用卡会怎样?

1、会弄花征信

别看七次还是个位数,但也算比较频繁了。

如果申请同一家银行的信用卡,影响不会很大,有的可能只会查一次征信;要是申请的是不同银行的信用卡,这可不是好玩的,说明你的征信被7家不同银行分别以信用卡审批的原因进行查询,然后留下7条信用卡审批的查询记录,这意味着你的征信已经很花了。

2、不利于批卡

信用卡申请不能用广撒网来对待,并不是说申请的多就容易过。相反,短期内频繁申卡是很不于批卡的,会加大信用卡审批难度。

因为银行看到个人征信报告上有多家他行查询记录,会认为申请人资金紧张,有多头借贷的嫌疑,还款能力不足,有很高的逾期风险,除非申请人能提供丰富的财力证明资料,告诉银行自己不缺钱,否则银行不会冒风险批卡。

怎么降低影响呢?

征信查询记录是不会消除的,但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降低影响,这就至少得用3~6个月的时间来养征信,期间不能再申请信用卡、贷款,且不说能否申请通过,但只要申请了,又会多添几条查询记录,让征信变得更花。

还有就是已经办理的信用卡、贷款,要按时还款,不能逾期,双管齐下,征信恢复的速度会加快。

一个月可以申请几张信用卡

很多小白第一次申请信用卡,喜欢抱着捡漏的想法,在一个月内同时申请了6张信用卡,认为这家不批,自有其它银行批的,总不至于6家银行都拒卡吧。而实际上,像这种广撒网的方式办卡,确实能提高下卡几率,但是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一、弄花征信影响审批

银行批卡都会去查申请人的征信报告,会在征信报告上留下“信用卡审批”的查询记录,一个月同时申请6家银行的信用卡,那么就会留下6条信用卡审批的查询记录,很容易弄花征信。 这种情况下如果去申请信用卡,就会影响个别银行的判断,因为普通人被查询征信报告一般很少,所以防止风险可能会拒绝下卡。

二、授信额度不会很高

就算侥幸下卡,你会发现普遍额度不会很高,有几千的,甚至是1万的,但是最多不超过2万元。 道理很简单,申请下来的信用卡额度和开卡情况都会记录在征信报告的借贷信息上,而银行审批信用卡,只要查到你的征信记录有其它卡片信息,在无法提供足够经济能力证明资料下,通常会参考以往卡片额度下卡和授信,特别是征信太花的,不会给你太高的额度。

三、管理不便容易逾期

就算申请的6张信用卡都下卡了,但是不同的银行账单日、还款日、年费都不同。 如果没有合适的管理方法,很容易会将它们搞混,尤其是记错还款日期,该还的信用卡没有还,影响征信可不是好玩的,并且要等还款5年后才会消除,这样就很不划算了。

小结:一个月申请了6张信用卡并非就是件好事,建议大家还是先一家一家的申请吧。毕竟信用卡讲究的还是质量,并不是以数量取胜。精养2~3张卡,比同时养6张卡要好的多。

同一银行开卡不能超4张

2015年12月,银监会下发《关于银行业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工作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规定,自2016年1月1日起,同一客户在同一机构开立借记卡原则上不得超过4张(不含社保类卡)。

同时,《通知》还规定“同一代理人在同一商业银行代理开卡原则上不得超过3张。代理开立的借记卡,需代理人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在柜面办理卡片启用后方可使用。”

扩展资料:

信用卡申请条件如下:

1、有正当职业和稳定的收入来源(月工资性收入须在1000元以上),具有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2、借款人所在单位必须是由银行认可的并与银行有良好合作关系的行政及企业、事业单位且需由银行代发工资。

3、遵纪守法,没有违法行为及不良记录,有记录就不能通过。

4、银行规定的其他条件。

百度百科-银行卡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