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中心构的方法是什么?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0 06:42:23浏览:13分类:旅游攻略

中心构的方法是什么?

中心构图在很多时候是很好使用的方法,也十分简单,也是对于摄影构图来说是最为稳定的一种,新手小白可以从这个构图法学起,然后慢慢增加其他的摄影构图法。就是将主体放在画面中心,新手经常使用,下面介绍下什么是中心构图法:

中心构图法算是新手最常用的方法,虽然只是把物体放在画面正中拍摄,看似毫无技术的构图,不过它也一样是有技巧的。

先给大家看看对比图: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中心构图:中心构图是将主体放置在画面中心进行构图。这种构图方式的最大优点就在于主体突出、明确,而且画面容易取得左右平衡的效果。虽然构图很简单,白色的圈圈代表被摄主体物:

是的,中心构图法就是这样简单,将物体放置于画面中心就好,但是为什么有时候老老实话放到画面中心(如下图),拍出来却比较怪异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并不是所有的物品都适用于这种构图方法,在拍摄的时候,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主题和环境来进行拍摄。上图的这一只花剑比较瘦长,放到画面的正中会有种孤零零、好像一根傻傻的棒槌的感觉。背景也过于杂乱,这样一来眼睛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周围的东西打乱,不能很好的表现出主体。

说到构图,每一个摄影者都非常了解并且烂熟于心了,而关于“中心构图法”我们大多数情况都在规避的构图方式,因为在某些情况下,主体居于画面中心的构图,会使画面产生静止的感觉或使照片显得呆板,而主体偏离中心画面的构图则往往会更有趣,更生动。

十大构图法

 导语:初学者要入门风景摄影,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学好摄影构图。摄影构图方式千变万化,从最基本的、常用的构图学起,对摄影者技术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接下来介绍几种常见的风景摄影构图。

风景摄影的取景构图

 三分法构图

 利用简单规整的三分法构图拍摄的自然美景,总是具有无穷的魅力

 光圈 F16 曝光时间 1/100s焦距 36mm 感光度 100

 三分法构图是风景摄影构图中最常用到的构图之一。对于风景摄影,尤其是大场面的自然风光,比如大海、大片森林、草原等带有地平线的风景,三分法构图是最具有保障性的构图方式。摄影者在构图过程中,只要把地平线或者树干等与画面的三等分线重合,然后,还可以试着在画面三等分法切割成的九宫格线安排花朵、岩石、树丛等其他拍摄主体。这种风景构图不仅能够表现广阔的空间感和画面平衡感,同时能够更好的突出主体.

 垂直线构图

 高大的树木线条,营造了垂直线构图所能带来的稳定感,

 树叶和落叶的不同色彩搭配营造出森林的惬意感

 光圈 F8 曝光时间 1/5s 焦距 18mm

 垂直线和水平线正好相反,垂直线构图同样能够给人稳定、平衡的感觉,这种构图方式一般适合表现垂直高耸的物体,比如树木、建筑、水流等。垂直线构图同样可以以三分法的形式存在,与水平线不同的是,垂直线构图是以竖向位置来安排主体的。对于垂直线构图来说,不仅可以表现单一的竖线物体,当对多条竖线物体同时加以表现时,画面整体的力度和形式感可以表现的更加具体。

 斜线构图

 利用斜线构图,加之主体颜色的多彩和光线的修饰,使画面呈现出一种跃动感和节奏感

 光圈 F11 曝光时间 1/125s焦距 195mm

 斜线构图通常是以线对角的形式来表现,能够营造一种活力感和节奏感。此构图在表现山峦、丘陵地区层叠的棱线时比较常见。摄影者利用手中的相机,通过物体本身所具有的'形态,来使用倾斜的线条进行构图。并且可以利用一定的侧光或者侧逆光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同时避免了画面的呆板性。

 曲线构图

 坝上蜿蜒曲折的公路,仿佛一条巨蟒穿梭在高山野岭之中

 光圈 F5 曝光时间 1/450s 焦距 14mm

 对于风景摄影,其中不乏各种各样的优美曲线,不管是自然生成的还是人工雕琢的,其表现出来的柔和与动感,为自然风景增添无穷的魅力。

 曲线构图,需要摄影者能够抓住被摄物体的特殊形态,在拍摄时调整拍摄角度和视野范围,从而使物体造型表现的更加生动活泼。由于曲线的造型没有一个比较固定的形态,所以在利用曲线进行构图时,关键要看摄影者如何去把握和表现物体的这种形态。尤其是对于江河湖海等题材,摄影者能够从其中蜿蜒的曲线中,提取杂而不乱的部分曲线造型是至关重要的。对于表现道路、建筑等人工构造而成的曲线,相对来说,就简单多了。

 对角线构图

 利用篱笆的对角走向,为别样小景注入了几分动感

 光圈 F5.6 曝光时间 1/125s 焦距 300mm 感光度 100

 对角线是画面中最长的一条直线,可在画面中融入动感。对角线构图是很强调方向性的构图方式,它在画面中不仅能够给人一种力量感、方向感,同时还增强了被摄体本身的气势和画面的整体冲击力。再利用对角线构图过程中,摄影者不仅可以通过被摄体本身的形态在画面中直接表现出来,比如利用山体的斜坡部位来进行画面构图,还可以通过安排对角线的走向和透视畸变原理,在二维画面中展现三维的立体感。这种对角线构图方式在表现铁轨、木桥等物体时尤为突出。

 隧道式构图

 隧道式构图的利用,更加凸显了山崖的高大险峻,同时给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感觉

 光圈 F5.6 曝光时间 1/125s 焦距 28mm 感光度 100

 隧道式构图一般是指那些周围很暗,中央很亮的画面构图,它可以给人带来集中力和沉稳感。隧道式构图一般用于表现悬崖、高石等能够产生强弱对比、具有集中力的物体。

 放射线构图

 利用广角镜头,向上仰望天空,拍摄了呈放射状茂密生长的树林

 光圈 F10 曝光时间 1/250s 焦距 10mm

 放射线构图能够表现一种开放性、跃动感以及高涨的气氛。此构图在对光线或者树木等物体的表现过程中比较常见。这种构图方式比较抽象,需要摄影者仔细观察才能够实现此构图。一般来说,放射线构图的线性方向主要是由某个集中点向上下左右伸展开来,它可以表现出舒展的开放性和一定的力量感。

 远近法构图

 以岩石作为前景,展现了画面辽远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光圈 F11 曝光时间 1/160s 焦距 28mm

 在进行风景摄影时,利用远近法构图能够为画面营造出距离感和远近感。尤其是在拍摄草原、河流、大海等风景时,远近法构图往往都是通过广角镜头所产生的透视畸变,并且根据自然风景自身的形态,来展现景物的立体感和纵深感。此时,摄影者在取景构图时,最好能够寻找一定的物体来作为前景,以此增强画面的整体效果。

十种构图方法详解如下:

1、三分法构图(九宫格构图),三分法构图也被称为九宫格构图,是一种比较常见和应用十分简单的构图方法。一般有两横两竖将画面均分,使用时将主体放置在线条四个交点上,或者放置在线条上。操作简单,表现鲜明,画面简练,很多相机上都直接配备有这个构图辅助线,应用广泛,多应用于风景、人像等。

2、对称式构图,对称构图有上下对称、左右对称等,具有稳定平衡的特点。在建筑摄影中表现建筑的设计平衡,稳定性。广泛应用于镜面倒影中,表达出唯美意境,画面平衡性的特点。对称式构图多用于建筑、倒影拍摄等。

3、框架式构图,这是选择一个框架作为我们画面的前景,引导观众视线到我们拍摄主体上,突出主体。框架式构图会形成纵深感,让画面更加立体直观,更有视觉冲击,也让主体与环境相呼应。经常利用门窗、树叶间隙、网状物等等来作为框架。

4、中心构图,中心构图十分简单,就是将主体放在画面中心,新手经常使用,对于构图来说是最为稳定的一种,可以从这个构图法学起,然后慢慢增加其他的构图法。中心构图在很多时候是很好使用的方法,但很多题材使用中心构图可能会缺乏新意,所以要学会使用多种构图方法。中心构图适合拍摄建筑物或者中心对称等物体。

5、引导线构图,就是通过线条来引导观众视线,吸引观众关注画面主体。引导线不一定是具体线条,在现实生活中,道路、河流、整排树木、甚至是人的目光等都可作为引导线使用,只要有一定线性关系就OK了。引导线构图可以拍摄很多题材,主要起到的是引导视线的作用,比如道路桥梁河流建筑等等,更注重意境和视觉冲击力。

6、对角线和三角形,对角线构图的有动态张力,更加活泼。三角形构图会增添画面的稳定性,常在画面中构建三角形构图元素,特别是人像摄影中。多用于拍摄建筑、山峰、植物枝干、人物等。

7、极简构图和留白,摄影是减法的艺术,我们不断地剔除和主体相关性不大的物体,让我们画面更加精简,可以更容易看出主体,突出主体,更能表现出视觉冲击力。在极简构图中会经常在画面中留白,也就是空出杂物,创造一个负空间,让观众注意力集中在主体上,同时极简的画面会让人更加舒适,更有唯美感。

8、均衡式构图,我们中心构图更加注重主体,而均衡式构图就是维持画面平衡,让主体与背景衬托物体呼应从而让画面更有平衡感,增加画面纵深和立体感。给人以满足的感觉,画面结构完美无缺,安排巧妙,对应而平衡。常用于月夜、水面、夜景、新闻等题材。

9、黄金三角形构图,黄金三角形构图和三分法构图非常相似,直线是从画面的4个角出发,在左右两边形成两个直角三角形。然后将画面的元素构入这些交叉的地方。

10、黄金螺旋构图,我们将我们相机画面分为一定的比例,再将之不断细分,会得到一条曲线,这是黄金螺旋构图,比如我们都耳熟能详的名画,蒙娜丽莎。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