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唐诗宋词中有哪些是描写家乡风景美的篇章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4 09:36:52浏览:16分类:旅游攻略

唐诗宋词中有哪些是描写家乡风景美的篇章

1、《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2、《渡江汉》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3、《乡思》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4、《滞雨》唐李商隐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5、《归家》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6、《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7、《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能力训练# 导语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其中宋词可谓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闪耀的瑰宝,也是宋代最有特色的文学样式。宋词以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至今仍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很高的艺术享受。下面是 无 分享的简单唯美的宋词经典10首。欢迎阅读参考!

1.简单唯美的宋词经典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宋代〕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一

 时常记起溪边亭中游玩至日色已暮,沉迷在优美的景色中忘记了回家的路。

 尽了酒宴兴致才乘舟返回,不小心进入藕花深处。

 奋力把船划出去呀!奋力把船划出去!划船声惊起了一群鸥鹭。

 译文二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被美景陶醉而流连忘返。

 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不小心划进了荷花池深处。

 划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译文三

 曾记得一次溪亭饮酒到日暮,喝得大醉回家找不着了道路。

 兴尽之后很晚才往回划船,却不小心进入了荷花深处。

 怎么渡,怎么渡?(最终)惊起水边满滩鸥鹭。

 注释

 常记: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

 溪亭:临水的亭台。

 日暮:黄昏时候。

 沉醉: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

 兴尽:尽了兴致。

 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回舟:乘船而回。

 误入:不小心进入。

 藕花:荷花。

 争渡:奋力把船划出去。

 惊:惊动。

 起:飞起来。

 一滩:一群。

 鸥鹭:这里泛指水鸟。

2.简单唯美的宋词经典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苏轼〔宋代〕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萧萧一作:潇潇)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注释

 蕲qí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

 浸:泡在水中。

 萧萧:形容雨声。

 子规:又叫杜宇、杜鹃、催归。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呜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这种鸟也叫子规。

 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白发:老年。

 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

3.简单唯美的宋词经典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宋代〕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译文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刚刚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归去。如果你到江南能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北宋时盛行此曲。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

 鲍浩然:生平不详,词人的朋友,家住浙江东路,简称浙东。

 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古人常以秋水喻美人之眼,这里反用。

 眼波:比喻目光似流动的水波。

 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西京杂记》载卓文君容貌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后人遂喻美人之眉为远山,这里反用。

 欲:想,想要。

 行人:指词人的朋友(鲍浩然)。

 眉眼盈盈处:一说比喻山水交汇的地方,另有说是指鲍浩然前去与心上人相会。

 盈盈:美好的样子。

 才始:方才。

4.简单唯美的宋词经典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宋代〕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溪桥一作:溪头)

 译文

 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田里稻花飘香,蛙声阵阵,似乎在告诉人们今年是一个丰收年。

 天边几颗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

 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鸣蝉:蝉叫声。

 旧时:往日。

 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见:同“现”,显现,出现。

5.简单唯美的宋词经典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宋代〕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

 填一曲新词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才能回来?

 花儿总要凋落让人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留恋。

 注释

 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一作“纱”。

 一曲:一首。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酒一杯,一杯酒。

 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旧,旧时。

 夕阳: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

 徘徊:来回走。

6.简单唯美的宋词经典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欧阳修〔宋代〕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译文

 西湖风光好,驾着小舟划着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芳草青青,春风中隐隐传来柔和的笙歌声,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连小船移动都感觉不到。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那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注释

 采桑子: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等。双调四十四字,上下阙各四句三平韵。

 轻舟:轻便的小船。短棹:划船用的小桨。棹:桨。

 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省阜阳市。宋时属颍州。

 绿水:清澈的水。

 逶迤:形容道路或河道弯曲而长。

 隐隐:隐约。

 笙歌: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

 琉璃:一种光滑细腻的釉料,多覆在盆,缸,砖瓦的外层,这里形容水面光滑。

 涟漪:水的波纹。

 沙禽:沙洲或沙滩上的水鸟。

7.简单唯美的宋词经典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宋代〕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谁见一作:时见)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译文

 弯弯的勾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谁见到幽居的人独自往来,仿佛天边孤雁般缥缈的身影。

 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遗憾却无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注释

 漏断:即指深夜。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即指深夜。

 原题“黄州定惠寺寓居作”。

 漏:指更漏而言。这里“漏断”不过说夜深罢了。

 幽人:幽居的人,形容孤雁。幽,《易·履卦》:“幽人贞吉”,其义为幽囚。引申为幽静、优雅。

 孤鸿:张九龄《感遇》十二之四:“孤鸿海上来。”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三十九:“此词本咏夜景,至换头但只说鸿,正如《贺新郎》词“乳燕飞华屋”,至换头但只说榴花。….“按两词均系泛咏,本未尝有”夜景“等题,多说鸿,多说石榴,既无所妨,亦未必因之而奇妙。胡评似未谛。

 省:理解。“无人省“,犹言”无人识“。

 或以为“拣尽寒枝“有语病,亦见注⑷所引同书同条。《稗海》本《野客丛书》:”观隋李元操《鸿雁行》曰:“夕宿寒枝上,朝飞空井旁。“坡语岂无自邪?“此言固是。寒枝意广泛,又说”不肯栖“,本属无碍。此句亦有良禽择木而栖的意思。《左传》哀公十一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杜甫《遣愁》:”择木知幽鸟。“

 末句一本作“枫落吴江冷“,全用唐人崔信明断句,且上下不接,恐非。

8.简单唯美的宋词经典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宋代〕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

 人年轻的时候不懂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道:“好凉爽的一个秋天啊!”

 注释

 丑奴儿:词牌名。

 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少年:指年轻的时候。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强(qiǎng):勉强地,硬要。

 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欲说还(huán)休:表达的意思可以分为两种:1.男女之间难于启齿的感情。2.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休:停止。

9.简单唯美的宋词经典

 行香子·树绕村庄

 秦观〔宋代〕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译文

 绿树环绕着村庄,春水满池塘,迎着暖暖春风,安闲自在地来回漫步着。小小的院子却收尽春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越过围墙远望,隐约可见几间茅草房。溪水的小桥旁,青色的酒幌子在风中飞扬。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只见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注释

 陂(bēi)塘:池塘。

 徜(cháng)徉(yáng):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飏(yáng):飞扬,飘扬。

 青旗:青色的酒幌子。

10.简单唯美的宋词经典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宋代〕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向衡阳飞去的雁群,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都难以入睡,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头发,只好默默地流泪。

 注释

 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

 塞: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

 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

 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

 寐:睡,不寐就是睡不着。

 征夫:出征的将士。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