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美食推荐 > 正文

黄豆排骨汤的正宗做法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12-06 12:15:13浏览:8分类:美食推荐

黄豆150克,排骨600克,大头菜、生姜各1片,盐少许。

黄豆排骨汤的正宗做法

黄豆放入锅内略炒,不加油,洗干净,滴干水。大头菜切一片,浸透,去咸味,洗干净。生姜洗干净,去皮,切1片。排骨洗干净,斩件,放入沸水中煮5分钟。瓦煲内加入清水猛火煲至水沸后放入用料,至水再沸起,改用中火继续煲至黄豆熟透,以少许盐调味即可。

常见黄豆排骨汤照片

常见黄豆排骨汤照片(14张)

营养价值编辑

健脾开胃,去湿消肿,补而不燥。

此汤骨酥豆烂,汤味鲜香,可单独服食,也可佐餐食用。1次做好可分成3顿,每天服1次,连续服3天。隔7天再做1次,可连续3-4次服。

小排骨(即猪肋骨)600克,黄豆200克。

酱油一杯,精盐少许,绍酒半杯,冰糖两大匙,色拉油三大匙,姜片五片,蒜苗一支,葱一根。

制作方法编辑

①将小排骨剁成3厘米见方的小块,高火3分钟后取出洗净,将黄豆用水浸泡2小时。

②取一器皿,放入三大匙色拉油及切好的葱段、姜片,高火3分钟后加入小排骨、黄豆及所有调料,先高火10分钟,后改中火20分钟。

③取出后撒上切成斜片的蒜苗即可。

食用须知编辑

排骨滋阴润燥;益精补血;适宜于气血不足,阴虚纳差者。 [1]

排骨:

排骨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排骨味甘咸、性平,入脾、胃、肾经;补肾养血,滋阴润燥;主治热病伤津、消渴羸瘦、肾虚体弱、产后血虚、燥咳、便秘、补虚、滋阴、润燥、滋肝阴,润肌肤,利二便和止消渴。

补中益气

中医认为,排骨可以补中益气,无论是酱排骨,还是排骨汤,无论是红烧,还是爆炒,排骨都有着补中益气的作用。

滋养脾胃

排骨可以滋养脾胃,合理食用排骨,可以保健脾胃功能。

改善贫血

排骨可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

强健筋骨

排骨富含铁、锌等微量元素,可以强健筋骨。

增强体力

排骨有着丰富的肌氨酸,可以增强体力,让人精力充沛。

排骨炖大豆的做法

材料

海带结75克两,小排骨5小块,黄豆50公克,姜3片,盐1匙。

做法 1、海带结及黄豆洗净,浸水半小时后,沥出备用。

2、将小排骨置于锅内,加清水6碗,煮5分钟后,再入海带结、黄豆、姜片,煮沸之后转小火,续煮30分钟,下盐调味即成。

功效 1、海带含碘、蛋白质、脂肪、灰分、粗纤维、大叶藻素、鞣质、维生素C、B1、胺基酸、核黄素、钾、钙、氟等,营养丰富,且对结核菌有抑制作用,可治慢性支气管炎及缺碘性甲状腺肿。

2、黄豆含蛋白质、维生素B1、B2、胡萝卜素、脂肪、碳水化合物、叶酸、生物素、卵磷脂等,可以健脾胃、消浮肿、补脑,孕妇食用有益于胎儿脑部发育。

3、猪骨是最主要的钙质来源,结合了黄豆丰富的蛋白质,以及海带中多种矿物质,营养丰富,是孕妇和产妇可经常食用的好汤。

排骨炖大豆做法:

用料猪排骨250克,大豆150克,精盐、白糖、黄酒、酱油、姜片、清汤各适量。 2、猪排骨洗净,剁成3厘米长的段,入沸水锅焯水,捞出后再用冷水洗净。 3、沙锅内加清汤,放入大豆、排骨、姜片,调入黄油、酱油、白糖,旺火烧开后撇去浮沫,改小火炖2小时至大豆酥烂,用盐调味即成。

材料:

用料猪排骨250克,大豆150克,精盐、白糖、黄酒、酱油、姜片、清汤各适量。

做法:

1、大豆洗净,用小火炒熟。

2、猪排骨洗净,剁成3厘米长的段,入沸水锅焯水,捞出后再用冷水洗净。

3、沙锅内加清汤,放入大豆、排骨、姜片,调入黄油、酱油、白糖,旺火烧开后撇去浮沫,改小火炖2小时至大豆酥烂,用盐调味即成。

黄豆含蛋白质40%左右,在量和质上均可与动物蛋白比美,500克黄豆的蛋白质含量相当于1500克鸡蛋,或6000克牛奶,或1000克瘦猪肉,所以黄豆有“植物肉”及“绿色乳牛”之誉。黄豆蛋白质中所含必需氨基酸较全,尤其富含赖氨酸,正好补充谷类赖氨酸不足的缺陷,而黄豆中缺乏的蛋氨酸,又可得到谷类的补充。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